2019年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0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一章高概率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一章 社會經濟制度
高頻考點:物質資料生產
含義 | 物質資料生產是指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為人類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資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 |
三個基本要素 | 1.人的勞動,即勞動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動。它是生產的最基本的要素。 | |
2.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主要是指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包括生產工具、生產場所、道路、運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 ||
3.勞動對象,即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它分成兩類:一類是未經人加工可直接納入生產過程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的樹木、地下埋藏的煤層和礦石等:另一類是經過人的勞動加工過的物質資料,如棉花、鋼鐵等原材料。 |
1、(2016年)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
A.建立生產組織
B.確立分配關系
C.進行商品交換
D.物質資料生產
2、(2017年)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A.自然環境
B.人的勞動
C.勞動資料
D.勞動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