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A )是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
A.價值規律
B.剩余價值規律
C.按勞分配規律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
22.構成一定社會形態的最基本、最本質的經濟基礎是(C)。
A.社會經濟體制
B.生產關系
C.社會經濟制度
D.上層建筑
23.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是(D)。
A.市場范圍的擴大
B.商品交換的繁榮
C.勞動者技能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變革
24.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C)的變化開始。
A.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25.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機制起(C)作用。
A.輔助性
B.先導性
C.基礎性
D.平衡性
26.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是(C)。
A.物質資料生產
B.人的勞動
C.生產資料所有制
D.社會生產力
27.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指的是(C)。
A.手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B.工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C.畜牧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
D.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
28.在社會生產方式中,(A)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A.生產力
B.生產關系
C.經濟基礎
D.上層建筑
29.自然經濟最基本的經濟特征是(A)。
A.自給自足
B.經濟聯系很少
C.勞動生產率低下
D.生產規模狹小
30.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根本條件是(D)。
A.社會分工
B.生產力的提高
C.生產資料私有制
D.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