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B)是一定社會組織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是對一定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的概括。
A.經濟制度
B.經濟體制
C.生產關系
D.生產資料所有制
32.經濟體制的影響因素不包括(B)。
A.生產力發展水平
B.資源配置方式
C.歷史文化傳統
D.經濟制度的制約
33.在社會生產關系中,(D)是最終目的和動力。
A.生產
B.分配
C.交換
D.消費
34.( D)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一般基礎。
A.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B.市場經濟
C.生產資料所有制
D.社會分工
35.隨著經濟的發展,(C)正逐漸成為要素市場中最能動的市場。
A.消費品市場
B.生產資料市場
C.勞動力市場
D.資本市場
36.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出市場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場價值,這體現出其具有( B)功能。
A.信息傳遞
B.社會評價
C.利益調整
D.資源配置
37.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應當具備的基本功能包括(ABCD)。
A.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B.為市場主體提供經濟聯系的場所和載體
C.實現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傳遞
D.較為真實地反映商品和要素的市場價值
E.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
38.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應當具備的基本要素包括(ABD)。
A.人的勞動
B.勞動資料
C.自然條件
D.勞動對象
E.生產關系
39.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仍需實行商品經濟的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有(CDE)。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未發生根本變化
B.產品分配方式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未發生根本變化
C.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廣泛存在著社會分工
D.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單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經濟實體
E.各種非公有制經濟仍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40.關于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說法正確的是(BC)。
A.商品經濟是發達的市場經濟
B.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C.商品經濟是相對于自然經濟而言的
D.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E.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