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一般了解)
(一)所有權結構
對被審計單位所有權結構的了解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關聯方關系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決策過程。了解所有權結構,考慮關聯方關系是否已經得到識別,以及關聯方交易是否得到恰當核算;了解其控股母公司(股東)與被審計單位在資產、業務、人員、機構、財務等方面是否分開,是否存在占用資金等情況等。
(二)治理結構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治理結構。例如,董事會的構成情況、董事會內部是否有獨立董事;治理結構中是否設有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及其運作情況。
(三)組織結構
復雜的組織結構可能導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錯報風險。
(四)經營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列報。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
(五)投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投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
【舉例4】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于20×8年12月1日與丙公司股東達成協議,以1800萬元受讓丙公司20%股權,并付訖股權受讓款。20×9年1月2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派出1名董事(丙公司共有5名董事)參與其生產經營決策。
(六)籌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籌資活動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并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
四、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一般了解)
(一)重要項目的會計政策和行業慣例
(二)重大和異常交易的會計處理方法
(三)在新領域和缺乏權威性標準或共識的領域,采用重要會計政策產生的影響
(四)會計政策的變更
(五)被審計單位何時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
五、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
(一)目標、戰略與經營風險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與下列方面有關的目標和戰略,并考慮相應的經營風險:(熟悉)
(1)行業發展,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不具備足以應對行業變化的人力資源和業務專長等風險;(人力資源)
(2)開發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產品責任增加等風險;
(3)業務擴張,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對市場需求的估計不準確等風險;
(4)新頒布的會計法規,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執行法規不當或不完整,或會計處理成本增加等風險;
(5)監管要求,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法律責任增加等風險;
(6)本期及未來的融資條件,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由于無法滿足融資條件而失去融資機會等風險;
(7)信息技術的運用,及其可能導致的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難以融合等風險。
(二)經營風險對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
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有助于其識別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但并非所有的經營風險都與財務報表相關,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識別或評估對財務報表沒有影響的經營風險。
六、了解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一)了解的主要方面(一般了解)
在了解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衡量和評價情況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關注下列信息:
(1)關鍵業績指標;
(2)業績趨勢;
(3)預測、預算和差異分析;
(4)管理層和員工業績考核與激勵性報酬政策;
(5)分部信息與不同層次部門的業績報告;
(6)與競爭對手的業績比較;
(7)外部機構提出的報告。
(二)關注內部財務業績衡量的結果
1.內部財務業績衡量可能顯示未預期到的結果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通常會進行調查并采取糾正措施。
2.注冊會計師應當關注被審計單位內部財務業績衡量所顯示的未預期到的結果或趨勢、管理層的調查結果和糾正措施,以及相關信息是否顯示財務報表可能存在重大錯報。
(三)考慮財務業績衡量指標的可靠性
如果擬利用被審計單位內部信息系統生成的財務業績衡量指標,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相關信息是否可靠,以及利用這些信息是否足以實現審計目標。
相關推薦: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