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一、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從下列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1)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3)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4)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
(5)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6)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二、了解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一般了解)
(一)行業狀況
了解行業狀況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有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主要包括:
(1)所處行業的市場供求與競爭;
【舉例1】為加快新產品研發進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甲公司于20×8年6月支付500萬元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的永久使用權,并將其確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最新行業分析報告顯示,甲公司競爭對手乙公司已于20×8年初推出類似新產品,市場銷售良好。同時,乙公司宣布將于20×9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換代產品。
(2)生產經營的季節性和周期性;
(3)產品生產技術的變化;
(4)能源供應與成本;
(5)行業的關鍵指標和統計數據。
【舉例2】W公司董事會確定的20×7年銷售收入增長目標為20%。W公司管理層實行年薪制,總體薪酬水平根據上述目標的完成情況上下浮動。W公司所處行業20×7年的平均銷售增長率是12%。
(二)法律環境及監管環境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的法律環境及監管環境,主要包括:
(1)適用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行業特定慣例;
(2)對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法律法規及監管活動;
(3)對開展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的政府政策,包括貨幣、財政、稅收和貿易等政策;
(4)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和所從事經營活動相關的環保要求。
(三)其他外部因素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影響被審計單位經營的其他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觀經濟的景氣度;
(2)利率和資金供求狀況;
(3)通貨膨脹水平及幣值變動;
(4)國際經濟環境和匯率變動。
【舉例3】甲公司產品以美元定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20×8年初的7.3:1升值到20×8年6月的6.8:1,之后基本保持穩定。……20×8年主要產品平均銷售下降了約7% 但甲公司20×8年未審計財務報表其依然完成了65 000萬元收入和7 300萬元毛利的經營目標。
相關推薦: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