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悉教材。在首先熟悉教材為主的基礎上,再進行輔導資料的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教材的熟悉與理解就至關重要,在學習的初期,看書比做題更重要,否則,在以計算為主的稅法考試中,連法規都不熟悉又如何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呢?
二、以練代看,通過一定數量的訓練增加自己對法規的理解,考過稅法的同學們都知道,稅法法規與實際應用是存在一個過程的,用數字和操作代替法規的文字表述是稅法考試的特點,在訓練中,肯定會碰到一些處理方法是教材中無法看到的,那么要運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加以認識,也會碰到許多自己不熟悉的內容,實際上這就是對自己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驗。在具體的結合中,我的經驗是在學習完每一章節之后就應該進行相關訓練,盡量不要看書而獨立操作,通過訓練掌握自己的學習狀況,而且對于那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要作好記號,每一次考前訓練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它能為我們最后考場上的發揮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三、反饋教材。無論作了多少訓練,最后的階段的重點還是要落實在教材之上,但是在最后環節,對于教材的掌握就應該集中以下幾個方面:(1)以前學習中不想看的、不想背的,要特別留心注意,盡量減少教材中的盲點;(2)對于教材中那些重要的知識點,通過訓練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再翻看教材時,腦中應該反映出自己曾經做過的例題,犯過的錯誤,也就是說將案例取代教材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