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與注冊會計師審計有何區別是很多考生都不清楚的問題,今天小編為大家進行了整理解答。同時,不少考生擔心《審計》學習難度大,難以度過CPA考試。小編也為大家提供了學習小技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審計獨立性不同
內部審計受本部門、本單位直接領導,僅僅強調與其他職能部門相對獨立,與雙向獨立的注冊會計師審計不可同日而語。
2.審計方式不同
內部審計根據本部門、本革位經營管理的需要自覺施行、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則是受托進行。
3.審計內容和目的不同
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是審查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提出各項改進措施;而注冊會計師審計依據獨立審計準則,主要圍繞會計報表進行,是對審計后的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4.審計職責和作用不同
內部審計的結果只對本部門、本單位負責,對外不起鑒證作用。并向外界保密;而注冊會計師審計需要對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負責,對外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鑒證作用。
注冊會計師《審計》主要考審計概述、審計計劃、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審計溝通、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貨幣資金的審計等內容。
CPA《審計》考試特點:
客觀題:
審計科目客觀題知識點涵蓋范圍相對比較廣泛,難度不大,絕大部分的題目都是教材上較為基礎的內容。許多基礎概令經常在題目中重復出現。此外,審計還重視對教材內容的全面掌握,部分客觀題也會跨章節考查,近幾年的綜合性也越來越強。
主觀題:
近幾年的主觀題包含了實務的背景和一些會計知識,難度有所增加,考生們需要多加練習,攻克此類主觀題。雖然審計題目的表達繁瑣,但考查的重點仍然是教材中的基礎內容,考生們在日常練習時,要學會提煉關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