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質量控制十大必考點
考點 1:建設工程質量特性
適用性 即功能:理化性能、結構性能、使用性能、外觀性能。
耐久性 即壽命,指工程在規定的條件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合理使用壽命期。
安全性 保證結構安全、保證人身和環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可靠性 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經濟性 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和消耗的費用。
節能性 滿足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的標準和有關要求的程度。
與環境
協調性
與其周圍生態環境協調,與所在地區經濟環境協調以及與周圍已建工程相協調,以適應可持
續發展的要求。
考點 2:工程質量保修
提交保修書 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時,應向建設單位出具工程質
量保修書,質量保修書中應明確建設工程保修范圍、保修期限和保修責任等。
最低保修期限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1)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 5 年;
(3)供熱與供冷系統,為 2 個采暖期、供冷期;
(4)電氣管線、給水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 2 年;
(5)裝修工程為 2 年。
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保修范圍 下列情況不屬于規定的施工單位保修范圍:
(1)因使用不當或者第三方造成的質量缺陷;(2)不可抗力造成的質量缺陷。
考點 3:ISO 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管理原則【助記】改進三人過程決策關系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關鍵詞“顧客”,(7)利用測量結果,持續改進組織的過程和產品
領導作用
(1)確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2)建立組織的發展前景;(3)形成內部環境;
(4)確立組織結構、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5)提供所需資源;
(6)培訓教育,人才資源;(7)管理評審。
全員參與 關鍵詞“員工”,(4)創造寬松的環境,加強內部溝通和契合
過程方法
(1)應用 PDCA 循環;(2)過程策劃;(3)明確管理的職責和權限;
(4)配備過程所需資源;(5)重點管理能改進組織關鍵活動的各種因素;
(6)評估過程風險以及對顧客、供方和其他相關方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后果。
改進
持續改進應是組織的永恒目標。
(1)需求的變化要求組織不斷改進;(2)組織的目標應是實現持續改進;
(3)持續改進的核心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4)確立挑戰性的改進目標;
(5)為員工提供有關持續改進方法和手段的培訓;(6)提供資源;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