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工程師報名單位和社保不統一怎么辦?監理工程師報名單位與社保單位原則上要求一致,不一致的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監理工程師報名條件中沒有明確指出社保要求,但是有部分地區在報考通知中會要求考生必須滿足社保條件。2024監理工程師考務通知中提及社保要求的地區:
地區 | 社保要求 | 公告原文 |
山東 | 各市要嚴格報名資格核查工作,可利用當地政府共享數據對應試人員社保等信息進行復核,并妥善保管應試人員報名材料(電子版)備查。資格核査工作貫穿考前、考中和考后全過程,各市要建立和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全程接受社會監督。 | 點擊查看 |
云南 | 資格核查貫穿報名、考試、證書辦理及執業等全過程,考試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將通過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社保數據比對、現場核查等方式對報考人員填報的戶籍、學歷學位、工作單位等信息進行核查,核查報考人員是否符合報名條件和屬地化管理要求。 | 點擊查看 |
河北 | 實行報名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后,考試管理機構須在考前、考中、考后對報考人員承諾內容開展核查,實施全程社會監督,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范和打擊不符合條件報考、失信虛假承諾或有組織跨地域涉假騙考行為;切實履行審核職責,采用隨機抽查、重點監管、智慧監管等方式實施日常監管;按照報名屬地化管理要求,利用當地政府共享數據對報考人員戶籍、社保等信息進行查驗;與行業主管部門、用人單位積極溝通,加強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核查。對須進行人工核查的報考人員,在盡量方便報考人員的同時,可要求報考人員補充提交必要的證明材料。積極建立和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對報考人員承諾情況、成績合格以及擬取得資格證書人員,采取一定方式進行復核并進行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 點擊查看 |
遼寧 | 智慧監管。各市人事考試部門將通過大數據比對、人工智能技術、特定條件判斷等方式進行智慧監管(例如:可通過社保信息核查報考人員填報的工作單位、專業年限是否屬實) | 點擊查看 |
湖北 | 報考人員身份證類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或者是社保卡的可在線自動核查。 | 點擊查看 |
廣西 | 成績公布后,考試組織機構將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廣西數智人社社保繳費業務系統、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等相關政務數據共享平臺,對報考人員填報的學歷、學位、所學專業、工作單位、工作年限等報考信息真實性開展考后核查和成績監管。須進行考后重點核查的報考人員名單,在廣西人事考試網“承諾核查”欄目公布,報考人員應積極配合考試組織機構的核查,按要求提交核查所需的相關證書、證明等材料,逾期拒不接受核查的,視為放棄考試資格。 | 點擊查看 |
山西 | 考試報名嚴格執行屬地化管理,現工作地或戶籍所在地為山西的報考人員方可在山西地區報名參加考試。選擇在山西參加考試的報考人員,資格審核時須提供與山西工作地相關的山西戶籍(身份證或戶口本或居住證或社保卡或社保繳費憑據)。 | 點擊查看 |
上海 | 考試實行屬地化管理,具有本市戶籍、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證(在有效期內)、或在本市相關單位工作且近兩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截至報名結束前一個月)、或報名時本市社會保險處于正常繳費狀態,并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可在本市報名參加考試。 | 點擊查看 |
海南 | 現場核查提交材料:①考生報名登記表1份(經考生所在單位審核,簽署同意報考意見并蓋單位公章);②考生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及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各1份;③考生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或社保卡原件和復印件;④工作單位出具從事專業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相關社保清單證明文件各1份;⑤簽訂的勞動合同原件、復印件或工作在海南的其他證明文件各1份(省外戶籍人員)。 | 點擊查看 |
寧夏 | 未選擇告知承諾制或者不適用告知承諾制的報考人員根據報考級別提交的證明材料包括:(1)學歷證明;(2)學位證明;(3)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年限證明(工資流水、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單位工作證明等材料之一);(4)免試相關資料(原件,審核后退回)。 考試成績在中國人事考試網上發布,成績合格擬取得證書的人員請及時關注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網發布的公告。考后成績合格人員須持符合報名條件的身份證、學歷證書、工作年限證明(工資流水、社保繳費記錄、勞動合同、單位工作證明等材料之一),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考后資格核查,未在規定時間進行考后資格核查的視為放棄擬取得資格。 | 點擊查看 |
湖南 | 以上報考條件中規定的專業工作年限的計算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全日制學歷(以學歷證書上標注的“全日制學歷”或“脫產學習”為準)的學習年限(含實習期限),不計算為從事專業的工作年限。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時間計算工作年限(須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的連續就業社保證明);非在職人員碩士生學習時間不計算工作年限。 | 點擊查看 |
為什么要查社保?
1、限制異地報考:考試都是按照屬地化原則來報考,所以查社保也是為甄別異地報考考生。
2、審查工作單位的真實性:這是審查社保的重要目的。換另外一句話來說,通過審查社會保險的繳納單位,以確認報考考生在崗工作經歷,以及工作年限。
什么是屬地報考原則
屬地報考指報考人員須遵循屬地原則,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報考,而各地對屬地報考有自己的要求,具體以當地人事考試中心公布的通知為準。什么是工作地?什么是居住地?什么又是戶籍地?
工作地:一般是指考生所在崗位的具體地理位置,實質上就是所謂的合同履行地。
居住地:一般是指考生連續居住一定合理期限(一般是一年以上)的地方,具體標準以當地人事考試機構的要求為準。
戶籍地:一般是指考生家庭戶口簿上登記的地址。
不按規定跨地區報考會有哪些影響?
1、取消報名資格,報名費用不予退還
對報考人員工作地或居住地信息以及身份信息、學歷學位、工作年限等相關信息進行嚴格核查,對不符合報考條件以及不符合屬地報名要求的人員,將取消其報名資格,報考繳納費用不予退還。
2、按虛假承諾處理
發現不符合“報考人員屬地化管理”情況的,按虛假承諾處理。不實填報、虛假承諾的人員將被記入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誠信檔案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接受“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3、成績無效處理
應試人員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未按照所在市人事考試機構要求辦理報考相關事項的,按考試報名無效或考試成績無效處理,已繳費用不予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