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專業人員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人社部印發了《關于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及新版《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及考試實施辦法》,旨在完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創新高級經濟專業人員職稱評價機制,健全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體系。【2020年經濟師新政改革,輕松考證>>】
隨著經濟師職稱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并計劃報考“經濟師職稱”。那么,經濟師職稱等級有哪些?如何評定?需要什么條件呢?下面,233網校學霸君為大家詳細解答!
問:經濟師職稱等級有哪些?
答:經濟師職稱等級設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經濟師、經濟師、高級經濟師(副高級)、正高級經濟師。
部分專業的職稱名稱直接以專業命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職稱名稱為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產權專業的職稱名稱為助理知識產權師、知識產權師、高級知識產權師、正高級知識產權師。其他專業在職稱名稱后標注,如經濟師(金融)、經濟師(財政與稅收)等。
問:經濟師職稱如何評定?
答:經濟專業人員初、中級職稱實行以考代評,副高級實行考評結合,正高級一般實行專家評審方式。初級、中級、副高級經濟師考試全國統一組織,統一科目、統一大綱。
問:評定經濟師職稱需要什么條件?
經濟專業人員申報各層級職稱,除必須基本條件外,還應分別具備以下條件:
(一)助理經濟師
1.具有較系統的經濟專業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
2.能夠獨立地對專項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綜合,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3.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含高中、中專、職高、技校)以上學歷。
(二)經濟師(等同于中級經濟師)
1.具有系統的經濟專業理論知識,能夠理解和正確執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
2.有較豐富的經濟工作實踐經驗,能夠獨立地解決較復雜的業務問題。
3.工作業績良好,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經濟效益。
4.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1年;或具備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4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6年;或高中畢業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取得經濟系列初級職稱,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10年。
(三)高級經濟師
1.系統掌握經濟工作專業理論、方法、技巧和相關政策法規。
2.能夠設計實施經濟項目或經濟活動方案,推動經濟活動有序合規展開。
3.工作業績較為突出,能夠指導助理經濟師、經濟師等參與經濟工作的各類從業人員合理合規開展工作。
4.有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能夠開展經濟工作政策、實務研究,創新經營管理理念和專業方法。
5.具備博士學位,取得經濟師職稱后,從事與經濟師職責相關工作滿2年;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經濟師職稱后,從事與經濟師職責相關工作滿5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經濟師職稱后,從事與經濟師職責相關工作滿10年。
(四)正高級經濟師
1.具有系統、深厚的專業理論和實務經驗,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或經濟政策。
2.熟練運用經濟工作專業理論、方法、技巧和相關政策法規,高標準組織設計、實施和評估經濟項目或活動方案,提升經濟運行水平。
3.工作業績突出,能夠指導助理經濟師、經濟師、高級經濟師等參與經濟工作的各類從業人員有效合規地開展工作,并通過專業督導,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本行業職業能力水平。
4.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經濟活動中重大疑難問題的能力,能夠針對具體經濟問題,開展經濟工作政策、理論與實務研究,創新經濟經營管理理念和專業方法,為本行業(地區、部門)的經營管理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設性意見。
5.一般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經濟師職稱后,從事與高級經濟師職責相關工作滿5年。
另外,參加高級經濟師、正高級經濟師評審的經濟專業人員,從事經濟工作近五年內,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同等條件下可予以優先考慮:
(一)主持大中型企業的中外投融資、企業改制、兼并重組、管理創新等項目,達到預期目標;
(二)主持省部級及以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技術改造方案論證、可行性評估等,得到成功實施;
(三)主持制定的重點行業規劃、重要經濟政策規章、重大行業標準等,經主管部門批準或采納,頒布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主持完成在經濟領域內具有重大影響、得到有效應用的研究報告、項目報告、行業標準、發展規劃等代表性成果;
(五)主持完成的經濟領域相關研究項目、研究報告等,被省部級及以上單位采納,并轉化為實施方案;
(六)主持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政府或社會組織開展的重大經濟活動,取得顯著成績;
(七)主持完成的經濟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
(八)出版的本專業學術著作或發表的專業論文,在經濟領域產生較大影響,受到同行專家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