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第八章強化輔導
第八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測查應考人員是否掌握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等經濟現象的性質、成因與影響,是否掌握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一般對策,并能夠分析和把握國內外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運行態勢和相關對策。
通貨膨脹概述
通貨膨脹的治理
通貨緊縮及其治理
節 通貨膨脹概述
考試內容:
通貨膨脹的涵義,通貨膨脹的類型。
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
一、通貨膨脹的涵義
通貨膨脹是價值符號流通條件下的特有現象。
通貨膨脹的定義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給;二是物價持續上漲。
馬克思主義貨幣理論所謂通貨膨脹,是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必要量,從而引起的貨幣貶值、一般物價水平上漲的經濟現象。
物價上漲作為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通貨膨脹是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的現象。對于這個定義的理解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通貨膨脹所指的物價上漲并非個別商品或勞務價格的上漲,而是指一般物價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勞務的加權平均價格的上漲。在非市場經濟中,通貨膨脹則表現為商品短缺、憑票供應、持幣待購以及強制儲蓄等形式。
第二,在通貨膨脹中,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是一定時間內的持續的上漲,
第三,通貨膨脹所指的物價上漲必須超過一定的幅度。
二、通貨膨脹的類型
(一)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與惡性通貨膨脹
【按通貨膨脹的程度】,通貨膨脹分為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和惡性通貨膨脹四種。
爬行式通貨膨脹不超過2%—3%,并且在經濟生活中沒有形成通貨膨脹的預期。
溫和式通貨膨脹是價格總水平上漲比爬行式高。
奔騰式通貨膨脹在2位數以上,且發展速度很快。
惡性通貨膨脹或稱超級通貨膨脹是物價上升特別猛烈,且呈加速趨勢。此時,貨幣已完全喪失了價值貯藏功能,部分地喪失了交易媒介功能,
(二)公開型通貨膨脹與隱蔽型通貨膨脹
【按市場機制的作用】,通貨膨脹分為公開型通貨膨脹和隱蔽型通貨膨脹。
(三)預期性通貨膨脹與非預期性通貨膨脹
【按預期】,通貨膨脹分為預期性通貨膨脹和非預期性通貨膨脹。
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分為預期性和非預期性兩種,主要作用在于考察通貨膨脹的效應。一般認為只有非預期性通貨膨脹才有真實效應,而預期性通貨膨脹沒有實在性的效果,因為經濟主體已采取相應對策抵消其影響了。
(四)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與結構型通貨膨脹
【按成因】,通貨膨脹分為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和結構型通貨膨脹。在下面分析通貨膨脹的成因中具體闡述。
三、通貨膨脹的成因:理論分析
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主要是來自需求方面和供給方面。
(一)需求拉上
當經濟中需求的擴張超出總供給的增長時,過度需求就會拉動價格總水平持續上漲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
(二)成本推進
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西方發達國家普遍經歷了高失業和高通貨膨脹并存的“滯脹”局面。
該理論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并非總需求過度,而是由于總供給方面生產成本上升所引起。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商品的價格是以生產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而構成的。因此,生產成本的上升必然導致物價水平的上升。
經濟學家們還進一步分析了促使產品成本上升的原因;(1)在現代經濟中有組織的工會對工資成本具有操縱能力。 “工資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2)壟斷性大公司也具有對價格的操縱能力,是提高價格水平的重要力量。 “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3)匯率變動引起進出口產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原因。
(三)供求混合作用
(四)經濟結構變化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總需求和總供給處于平衡狀態時,由于經濟結構、部門結構的因素發生變化,也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這種通貨膨脹被稱為結構型通貨膨脹。其基本觀點是,由于不同國家的經濟部門結構的某些特點,當一些產業和部門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發生變動時,往往會通過部門之間的相互看齊過程而影響到其它部門,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升。具體情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需求轉移
一部分需求轉移到其它部門,而勞動力和生產要素卻不能及時轉移。這樣,原先處于均衡狀態的經濟結構可能因需求的移動而出現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業,價格和工資將上升;另一些需求減少的行業,由于價格和工資剛性的存在,卻未必會發生價格和工資的下降,終結果導致物價的總體上升。
2.部門差異
部門差異型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部門(如產業部門和服務部門)之間由于勞動生產率、價格彈性、收入彈性等方面存在差異,但貨幣工資增長率卻趨于一致,加上價格和工資的向上剛性,從而引起總體物價上漲。
還有一種情況是由“瓶頸”制約而引起的部門間差異。
3.國際因素
由國際因素引起的通貨膨脹也叫北歐型通貨膨脹,
(一)需求拉上
(二)成本推進
(三)供求混合作用
1.需求轉移
(四)經濟結構變化 2.部門差異
3.國際因素
四、通貨膨脹的成因:現實分析
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形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給過度,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一)財政原因
因財政原因迫使過度供給貨幣的情況一般有兩種,即發生財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財政政策。
(二)信貸原因
主要是指銀行信用提供的貨幣量超過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貨幣數量的客觀需求,而導致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一般稱之為“信用膨脹”。
(三)其它原因
主要有投資規模過大、國民經濟結構比例失調、國際收支長期順差等。
相關推薦:中級經濟師考試精華資料大匯總
網校輔導>>
為幫助參加考試的學員有效備考,2011年考試大經濟師網校,充分利用自身網絡教育優勢,強力推出“2011全國經濟師考試輔導”,學員自付費之日起可不限時間、次數重復點播學習,直到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并可享受24小時權威專家在線答疑服務,機會難得,欲報從速。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章04-18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九章04-1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