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金融實務》精講筆記:第十二章
(四)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1.直接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國際收支
?、賲R率變動影響經常項目收支:一國貨幣貶值會導致出口增加,進口下降增加經常項目收入;②匯率變動影響資本與金融項目收支:一國貨幣貶值會使得資本流入減少,資本流出增加(包括借貸資本和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的資本)。反之亦反。
(2)匯率變動影響外匯儲備
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的影響,集中在對外匯儲備價值影響的評價上,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匯率變動形成匯率風險
2.間接影響——通過國際收支傳導
(1)匯率變動影響經濟增長
經常項目影響:在本幣貶值時,由于刺激了商品和勞務的出口,限制了商品和勞務的進口,在推動出口部門和進口替代部門經濟增長的同時,還會通過“外貿乘數”的作用帶動所有經濟部門的增長。本幣升值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正好與此相反,是負面的。
資本與金融項目:在本幣升值時,由于刺激了借貸資本、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的流入,限制了這些資本的流出,如果宏觀管理和金融監管得當,則會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增長。而本幣貶值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影響則恰好相反,是負面的。
(2)匯率變動影響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
本幣貶值推動出口部門和進口替代部門的產業競爭力提升。
(五)匯率理論
1.國際借貸說
基本思想是匯率決定于外匯的供求,外匯供求又決定于國際借貸,因此,國際借貸是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國際借貸又分為固定借貸(借貸關系已經形成但尚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和流動借貸(已經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只有流動借貸才對外匯供求產生影響。
流動借貸對外匯供求及匯率的關系概括為:一國流動借貸相等,則外匯供求平衡,匯率不變;一國流動債權大于債務,則外匯供給大于需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一國流動債務大于債權,則外匯需求大于供給,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
2.購買力平價說
基本思想:貨幣的價值在于其具有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取決于它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由于貨幣的購買力與該國的價格水平有關,因而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有直接的聯系。
(1)購買力平價
匯率由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決定,即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
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
為本國物價水平;
為外國物價水平。
例如一個簡化的:一個漢堡在美國賣2.5美元,在中國賣15元人民幣,則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就是$1=¥6(15/2.5)。
(2)相對購買力平價
某一時點開始的一段時期的匯率變動,即經過一段時間變化后的匯率等于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或物價水平的反向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用來解釋匯率的波動:匯率的變動是由兩國的通漲率的差異決定的,即

為物價變動的幅度,即通脹率。
(3)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
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3.匯兌心理說
匯率決定于外匯的供求,外匯的供求又決定于人對外匯的主觀評價,因此,歸根結底,匯率決定于人對外匯的主觀評價。
4.利率平價說
(1)拋補的利率平價理論
討論的是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和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遠期匯率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相應地外匯升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相應的外匯貼水),升貼水率等于兩國利率之差。
拋補套利:將套利(根據兩國短期利率差異)與掉期(即期與遠期的外匯掉期)相結合的套利活動。套利行為的結果是使得市場恢復均衡,此時的遠期定價即為均衡的遠期匯率。
原理:
為本幣利率,
為外幣利率,
為即期匯率(直接標價法),
為遠期匯率(為簡化推導,設n=1)。
兩個投資選擇:①將1單位本國貨幣直接投資本國金融市場;②將1單位本國貨幣轉換為外幣后投資于外國金融市場,同時購買一年后交割的遠期合約。則1年后1單位本國貨幣的價值分別為:
①
?、?A href="/NewsFiles/2013-1/22/134091313.png" target=_blank>
市場的均衡狀態為:
,即:
(a)設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升(貼)水為:
,升(貼)水率為:
則與(a)式結合為:
整理得:
(
),即
(12-6)
其含義為: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于兩國貨幣利率之差。如果本國利率高于外國利率,則本幣在遠期將會貶值;如果本國利率低于外國利率,則本幣在遠期將會升值。也就是說,匯率的變動會抵消兩國間利率的差異,從而使金融市場處于平衡的狀態。
(2)靜態利率平價與報考利率平價
靜態利率平價:即期匯率、不同貨幣短期利率的差異決定遠期匯率。
報考利率平價:遠期匯率、利率平價與即期匯率、購買力平價相互影響;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相互影響。
5.資產市場說(略)
資產市場說將匯率看成一種資產價格,這種價格是在資產市場上決定的。
(6)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啟動,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制度。
1.直接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國際收支
?、賲R率變動影響經常項目收支:一國貨幣貶值會導致出口增加,進口下降增加經常項目收入;②匯率變動影響資本與金融項目收支:一國貨幣貶值會使得資本流入減少,資本流出增加(包括借貸資本和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的資本)。反之亦反。
(2)匯率變動影響外匯儲備
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的影響,集中在對外匯儲備價值影響的評價上,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匯率變動形成匯率風險
2.間接影響——通過國際收支傳導
(1)匯率變動影響經濟增長
經常項目影響:在本幣貶值時,由于刺激了商品和勞務的出口,限制了商品和勞務的進口,在推動出口部門和進口替代部門經濟增長的同時,還會通過“外貿乘數”的作用帶動所有經濟部門的增長。本幣升值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正好與此相反,是負面的。
資本與金融項目:在本幣升值時,由于刺激了借貸資本、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的流入,限制了這些資本的流出,如果宏觀管理和金融監管得當,則會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增長。而本幣貶值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影響則恰好相反,是負面的。
(2)匯率變動影響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
本幣貶值推動出口部門和進口替代部門的產業競爭力提升。
(五)匯率理論
匯率理論 |
國際借貸說 | ||
購買力平價說 |
購買力平價 | ||
相對購買力平價 | |||
匯兌心理說 | |||
利率平價說(拋補的利率平價) | |||
資產市場說 |
貨幣說 |
匯率的彈性價格貨幣模型 | |
匯率的粘性價格貨幣模型 (超調模型) | |||
資產組合說 |
1.國際借貸說
基本思想是匯率決定于外匯的供求,外匯供求又決定于國際借貸,因此,國際借貸是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國際借貸又分為固定借貸(借貸關系已經形成但尚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和流動借貸(已經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只有流動借貸才對外匯供求產生影響。
流動借貸對外匯供求及匯率的關系概括為:一國流動借貸相等,則外匯供求平衡,匯率不變;一國流動債權大于債務,則外匯供給大于需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一國流動債務大于債權,則外匯需求大于供給,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
2.購買力平價說
基本思想:貨幣的價值在于其具有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取決于它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由于貨幣的購買力與該國的價格水平有關,因而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有直接的聯系。
(1)購買力平價
匯率由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決定,即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
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



例如一個簡化的:一個漢堡在美國賣2.5美元,在中國賣15元人民幣,則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就是$1=¥6(15/2.5)。
(2)相對購買力平價
某一時點開始的一段時期的匯率變動,即經過一段時間變化后的匯率等于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或物價水平的反向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用來解釋匯率的波動:匯率的變動是由兩國的通漲率的差異決定的,即


(3)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
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3.匯兌心理說
匯率決定于外匯的供求,外匯的供求又決定于人對外匯的主觀評價,因此,歸根結底,匯率決定于人對外匯的主觀評價。
4.利率平價說
(1)拋補的利率平價理論
討論的是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和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遠期匯率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相應地外匯升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相應的外匯貼水),升貼水率等于兩國利率之差。
拋補套利:將套利(根據兩國短期利率差異)與掉期(即期與遠期的外匯掉期)相結合的套利活動。套利行為的結果是使得市場恢復均衡,此時的遠期定價即為均衡的遠期匯率。
原理:




兩個投資選擇:①將1單位本國貨幣直接投資本國金融市場;②將1單位本國貨幣轉換為外幣后投資于外國金融市場,同時購買一年后交割的遠期合約。則1年后1單位本國貨幣的價值分別為:
①

?、?A href="/NewsFiles/2013-1/22/134091313.png" target=_blank>

市場的均衡狀態為:


(a)設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升(貼)水為:


則與(a)式結合為:

整理得:



其含義為: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于兩國貨幣利率之差。如果本國利率高于外國利率,則本幣在遠期將會貶值;如果本國利率低于外國利率,則本幣在遠期將會升值。也就是說,匯率的變動會抵消兩國間利率的差異,從而使金融市場處于平衡的狀態。
(2)靜態利率平價與報考利率平價
靜態利率平價:即期匯率、不同貨幣短期利率的差異決定遠期匯率。
報考利率平價:遠期匯率、利率平價與即期匯率、購買力平價相互影響;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相互影響。
5.資產市場說(略)
資產市場說將匯率看成一種資產價格,這種價格是在資產市場上決定的。
資產市場說 |
貨幣說 |
匯率的彈性價格貨幣模型 |
匯率的粘性價格貨幣模型 (超調模型) | ||
資產組合說 |
相同系列>>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實務》全方面復習
相關推薦:
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全真模擬試卷匯總
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專業》考前壓密試卷匯總
網校輔導:幫助考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2013年經濟師考試內容,233網校提供了2013年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精講班、沖刺班等課程免費試聽>>。
責編:lyz評論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章04-18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九章04-1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