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專業串講筆記: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人力資源投資理論
(一) 知道、了解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的產生及其發展
例題:人力資本投資和物質資本投資的共同點在于( )
A.都不需要付出成本
B.所產生的收益都一定大于成本
C.都是在成本付出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獲得收益
D.都是在當前投資,當前獲益
【答案解析】C人力資本投資的重點在于它的未來導向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利益就如同任何投資一樣發生在未來,并且通常情況下,這些利益要持續一段時間,而其成本則產生在目前
人力資本投資的概念及其含義
人力資本投資的基本模型:人力資本投資與物質資本投資相似
簡單的人力資本投資分析模型
例題:關于人力資本投資的陳述,正確的是( )
A.人力資本投資理論認為,所有的勞動者都是同質的
B.人力資本投資的成本發生在當前,收益產生在未來
C.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總是會超過成本
D.人力資本投資的方式包括正規學校教育、在職培訓、勞動力流動等
E.無論是對于國家還是對于個人及其家庭來說,人力資本投資都是越多越好 【答案解析】BD
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圖12-1的啟示
高等教育投資決策的4個基本推論
關于上大學的合理年限決策,圖12-2啟示
例題:下列支出中,屬于人力資本投資支出的有( )
A.上大學交的學費
B.為換工作而支付的費用
C.為改善身體狀況而交納的健身俱樂部會費
D.日常應酬中請朋友吃飯的花費
E.為參加在職研究生班學習而支付的費用
【答案解析】ABCE本題考查人力資本投資支出的具體形式。人力資本投資的形式有各級正規教育和在職培訓所花費的支出、增進健康、加強學齡前兒童營養、尋找工作、工作流動等活動支出。
小張和他的雙胞胎弟弟當年曾經同時考上了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專業,但是由于小張家庭貧困,結果只有小張一個人上了大學,小張的弟弟則去工作了,在小張上大學的這四年中,小張的弟弟一共掙了大約8萬元收入,則( )。
A.小張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大約等于8萬元
B.小張上大學的社會成本大約等于8萬元
C.小張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大約等于4萬元
D.小張弟弟沒有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大約等于8萬元
【答案解析】A
2009年,很多高中畢業生由于對大學畢業以后的就業前景感到擔憂,放棄了參加高考,對此正確的觀點是( )。
A.這些人不去上大學一定是錯誤的
B.這些人本來就不應該去上大學
C.如果大學畢業時找不到工作,確實不該去上大學
D.上大學的收益并不僅僅發生在剛畢業時,而是長期的,如果僅僅根據大學畢業時能否找到工作來做出決策,可能會是錯誤的
【答案解析】D 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一個人上大學好還是不上大學好,取決于此人上大學的成本和收益之間的對比。如果收益現值大于成本,則上大學就是值當的,否則就是不值當的,不能根據主觀判斷。
教育的社會收益的6個主要表現
高等教育的信號模型,現存2大爭論
1. 高等教育確實提高了被投資者的生產率
2. 高等教育是一個人具有高生產率的信號,即完成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是生產率較高的人(甄選人)
對于工人的技能學習來說,在職培訓是普遍、主要的方式
在職培訓的成本與收益
1. 成本:
1) 在職培訓的直接成本開支,如,場地、師資、設備等等
2) 受訓者參訓的機會成本,如,對工作的耽誤、時間
3) 利用機器或有經驗的職工從事培訓活動的機會成本,如,師傅教徒弟,必然耽誤自己的工作
2. 收益:主要表現在受訓者生產率的提高上
1) 有時表現不明顯:操作性技術培訓
2) 有時需經過很長的時間:(技術操作性不強)文化培訓、工作原理培訓
3. 如果培訓效果短期內不明顯,受訓者的生產率還是可以依靠工作思路開闊、思維能力增強而逐步得到提高
4. 例題:企業承擔的員工在職培訓成本包括( )
A.企業為聘請培訓講師而支出的講課費
B.企業因為利用資深銷售人員培訓新員工而損失的銷售額
C.企業利用本單位的生產設備來培訓員工而損失的產量
D.企業為外地員工返回總部接受培訓而承擔的交通住宿費
E.由于培訓后的員工生產率提高,導致工資水平上升給企業帶來的成本
【答案解析】ABCD本題考查在職培訓的成本。
E選項研究的不是成本問題,而是收益問題,不符合題意。
在職培訓投資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1. 一般培訓的成本與收益分攤方式
1) 一般培訓的成本通常由員工承擔,而企業承擔特殊培訓的成本
2) 員工負擔成本方式不一定采取直接付費,而往往是通過:在接受在培訓期間獲得一種與較低生產率相對應的較低的工資率(低于不接受培訓時的市場工資率),同時在培訓結束后又獲得與較高生產率相對應的較高工資率(高于不接受培訓時的市場工資率)
2. 特殊培訓的成本與收益安排
1) 企業按介于市場工資率與低生產率的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實際上這意味著企業與員工共同分攤了特殊培訓的成本;同時,培訓結束后,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也是介于二者之間的
2) 這是一種雙贏的安排
3. 例題:從理論上來說,如果員工所接受的在職培訓為純粹的一般培訓,則這種培訓的成本和收益處理方式應當是( )
A.企業承擔全部培訓成本,同時享受全部培訓收益
B.員工個人承擔培訓成本,同時享受其收益
C.員工個人承擔培訓成本,企業享受其收益
D.企業和員工個人共同承擔培訓成本,同時分享培訓收益
【答案解析】B由員工自己負擔接受一般培訓的成本并享有其收益,其成本和收益安排方式是有效率的。
在職培訓對企業及員工行為的影響
1. 影響:
1) 企業的在職培訓的投資只有在受訓人員仍然處于被雇傭的條件下才能夠得以實現,因此,企業必然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來盡力降低受過特殊培訓的員工的流動率或辭職率
2) 大多數接受過特殊培訓的員工可能愿意在本企業中工作較長的時間,這樣其流動請先不管就會受到消弱。
3) 可以說特殊培訓是使企業將勞動力從可變投入要素變成半固定生產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企業對繼續雇用受過專門訓練的工人比繼續雇用沒有受到過專門訓練的人更感興趣。因此,企業中資格越老的工人失業的可能性越小,在企業迫不得已裁減工人時,通常都是先解雇進企業年頭短和時間晚的那些人員
2. 結論:
1) 接受正規學校教育數量越多(即上學時問越長)的人,越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在職培訓
2) 從而把他們的能力進一步推向極大化
勞動力流動及其意義
勞動力流動對企業和員工的影響
1. 勞動力流動應該有個合理的限度
1) 勞動力過度流動同勞動力流動不足一樣,都會產生不好的效果。
2) 因為流動是有代價的,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付出成本。
3) 自愿離職的員工不僅要放棄已積累的資歷、工作等級的提升機會、享受企業補充退休金的權利,而且還要放棄已經培養起來的較為親密的同事關系等。
2. 流動對于企業和整個經濟也可能會帶來較高的代價,企業將承擔雙重的損失:(有經驗的員工離職)
1) 企業向離職者支付的訓練費用尤其是特殊培訓費用的喪失
2) 企業必須重新培訓新工人,并且要在一定時期里承擔因新工人生產效率低而帶來的損失。
勞動力市場是由各個地方勞動力市場所構成的,勞動力地區流動是勞動力市場聯系和經濟聯系的紐帶
職業流動既是勞動力供給調整過程,也是勞動者職業選擇的過程
職業在選擇,是為了追求更優越的職業地位,更多的職業報酬——在外部條件適當時轉為職業流動
相關推薦:2012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專業串講筆記匯總
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備考手冊大全
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考前模擬試卷匯總
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模擬試題匯總
考試大全新推出免費章節實戰演練供考友在線測試。歡迎各大考生登錄考試大模考會員中心進行全新體驗!點擊登錄進入考試大會員中心》》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講義第二章考點五05-15
- 2016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講義第二章考點六05-15
- 2016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講義第四章考點四05-14
- 2016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講義第四章考點三05-14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章節講義匯總05-13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