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專業筆記九
3. 生產與業務方式不斷革新,制造資源計劃、準時生產、敏捷制造、電子商務等先進生產與業務方式相繼出現;
4.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先進管理技術被廣泛采用。
一般了解: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趨勢:
購銷方式趨向于無紙化的電子化(B TO B);
高智能的生產控制程序和柔性生產體系逐漸取代傳統工藝;
零庫存管理趨勢明顯;
質量控制趨于自動化。
二、生產與業務系統設置
需掌握:
工業企業按不同標志可分為不同的生產類型,重點掌握以下幾種劃分依據與內容:
1)按接受任務的方式可分為訂貨式生產和存貨式生產
訂貨生產方式與存貨生產方式的主要區別:(見下表)
|
訂貨式生產 |
存貨式生產 |
生產根據 |
用戶提出的具體訂貨要求 |
市場需求量的預測 |
生產管理的重點 |
交貨期 |
產、供、銷之間的
銜接 |
庫存 |
無 |
有 |
組織生產 |
按期 |
按量 |
2)按生產任務的重復程度和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可分為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
不同生產類型及對生產管理的影響:見P99頁表4-2-1。其中,不同生產類型即指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這些類型在成本方面從低到高、在生產設備方面從專用化到通用化、在產品設計方面從高標準化到低標準化、在生產控制方面從易到難、在經濟效益方面從好到差等等。請記憶不同類型所舉的典型行業的例子,比如,汽車制造廠對應大量大批生產、機床廠對應成批生產、重型機械廠對應單件小批生產。
例:汽車制造廠的工藝裝備是( )型的。
A.通用 B 專用 C通用與專用兼有 D標準化
其余劃分方法請見書P99。
三、生產能力的確定
廣義生產能力:指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熟悉)
狹義生產能力:企業在一定的生產組織技術條件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指計劃期內用于生產的全部機器設備的數量,廠房和其他生產用建筑面積,不包括已報廢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調的設備和企業備用的設備,也不包括一切非生產用的房屋面積和場地)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數量。
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固定資產數量、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常用指標有單位機器設備的產量定額、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產量定額或產品生產面積占用額)。這三個因素也是進行生產能力核算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注意與此相關的計算題,比如,固定資產數量的計算、工作時間的計算、生產效率的計算或三者綜合起來的生產能力的計算。
注意:生產單一品種產品的企業的生產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生產能力=設備臺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設備單位時間產量定額
或:生產能力=設備臺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產品臺時定額
式中:單位設備用效工作時間=全年制度工作時間×每日工作小時—計劃檢修時間
例1.已知其設備組有機器20臺,每臺機器一個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時間是15小時,每臺機器每小時生產60件產品,該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求該設備組一個工作日的生產能力是多少?
解;60件/小時 × 15小時 × 20臺 = 18000件
例2.某車間單一生產某產品,車間內共有車床10臺,全年有效工作時208天,單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設備計劃修理時間占有效工作時間的10%,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0.5,則該設備組的生產能力為( )個單位。
A.29952 B. 30082 C.28765 D.28800
解:208×8×(1—10%)×10÷0.5=29952個
所以,答案選A。
例3.某車間生產單一產品,車間共有車床5臺,全年制度工作日為250天,兩班制,每班工作7.5小時,設備計劃修理時間占有效工作時間的10%,單件產品臺時定額為0.5,則該車間的年生產能力為( )件。
解:7.5×2×250×(1-10%)×5÷0.5=33750件
注:多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的計算方法:代表產品法、假定產品法。
四、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生產單位的空間布置(或設計)的三種方法及其各自的特點和優缺點:
工藝專業化方法:按生產工藝性質的不同來設置車間、工段或班組;
對象專業化方法:在工廠內部設置一系列能單獨出產不同產品的產品中心;
定位布置:讓產品固定在某一地點,把所需的工具、設備和技術工人送到那里從事相應的作業。如船舶、飛機的制造等。
這三種方法的特點和優缺點見書上P101頁。
例1:對象專業化具有( )的優點。
A.適應市場變化能力強B. 經濟效果好C.生產單位數少
D.有利于實行專業的工藝管理
答B。
例2:制造船舶和飛機的場地通常采取( )布置。
A.工藝專業化 B.對象專業化C.定位 D. 標準化
答C。
五、現代生產管理方式——準時生產方式
準時生產方式的目標及基本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數量、生產所需要的工件。
目標:徹底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高效地生產100%優良產品,
準時生產方式的核心是適時適量生產,為此,采取的基本方法有:
生產同步化:即各工序間不設倉庫,各工序幾乎平行進行。
生產均衡化:即總裝配線均衡使用種零部件混合生產各產品。
看板管理:下道工序通過看板向上道工序傳遞所需零件信息,通過控制看板數量還可控制在制品數量,實現適時適量生產。
需熟悉:
看板管理中看板的類別、內容及作用:
移動看板:在上道工序的出口處與下道工序的入口處間往返運動,通常包括零件號、看板號、供、需方工作地號等信息;
生產看板:在工作地的出口處之間往返運動,通常包括要生產的零件號、看板號、供需方工作地號、所需物料清單、所需工具等信息。
六、現代生產管理方式——制造資源計劃MRPII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主要區別:
制造資源計劃是在物料需求計劃(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由于二者的英文縮寫都是MRP,所以為了區分,把制造資源計劃稱為MRPII。
制造資源計劃的三階段:
1)初期的MRP,根據產品的層次結構、交貨期和期量標準,按反工藝順序倒推出各部件的投入進度和外購日程,從而把主生產計劃細化
2)閉環的MRP,初期MRP + 生產作業計劃控制與反饋,形成
計劃 執行 控制
3)資源制造計劃:閉環MRP + 經營、財務和生產管理子系統
例:制造資源計劃是實現生產與業務流程現代化的有效方法,其實施要點包括( )
A.按反工藝順序細化主生產計劃
B. 連接起生產、庫存、采購、銷售、財務等子系統
C.建立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D.建立計劃—執行—反饋的生產管理系統
E. 建立設計—生產—銷售閉環系統
答ABD。
成功實施MRPII的三個前提條件:必須獲得各層次管理人員的全力支持,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關鍵在于紀律、教育、理解和溝通。
注意:MRP與JIT的區別:前者是推動式,按期量標準反推生產進度計劃,
后者是拉動式,主要按量反推所需零部件。
七、現代生產管理方式——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
CIMS通常包括四個系統及其每個系統的功能以及兩個支持分系統:
管理信息分系統(處理產生生產任務信息)
技術信息分系統(支持產品設計和工藝準備,處理產品結構信息)
CIMS= 制造自動化分系統(支持企業的制造功能)
計算機輔助質量管理分系統(處理質量信息支持質量保證)
+
數據管理分系統
網絡分系統
CIMS著重解決產品設計和經營管理中的系統信息集成,縮短了產品開發、設計和制造周期,更好地適應了市場需求多樣化的時代特征。
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能夠( )
A.只縮短產品開發周期B. 縮短產品設計周期、產品制造周期
C.只縮短產品制造周期
D.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產品設計周期、產品制造周期
責編:水自流評論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工商管理章節講義第八章(3)05-20
- 2016年中級工商管理章節講義第八章(2)05-20
- 2016年中級工商管理章節講義第八章(1)05-20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章節講義05-16
- 2016年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章節講義第七章(2)05-16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