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20km/h,路面面層為瀝青混凝土結構。施工企業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防治瀝青路面施工中瀝青混合料攤鋪時發生離析、瀝青混凝土路面壓實度不夠、平整度及接縫不符合要求等,做了以下工作:
(1)選用經試驗合格的石料,嚴格對下承層進行清掃,并在開工前進行實驗段鋪筑;
(2)瀝青混合料的拌合站設置試驗層,對瀝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時進行檢驗。拌合中嚴格控制集料加熱溫度和混合料的出廠溫度;
(3)根據拌合站的產量、運距合理安排運輸車輛,確保運輸過程中混合料的質量;
(4)設置兩臺具有自動調節攤鋪厚度及找平裝置的高精度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梯進式施工,嚴格控制相鄰兩機的間距,以保證接縫的相關要求;
(5)壓路機采用二臺雙輪雙震壓路機及二臺16t膠輪壓路機組成,嚴格控制碾壓溫度及碾壓重疊寬度。
(6)接縫采用熱接縫,梯進式攤鋪,后攤鋪部分完成,立即騎縫碾壓,以除縫跡,并對接縫進行了嚴格控制。
問題:
(1)施工準備中,控制石料除了規格和試驗外,堆放應注意那幾點?
(2)瀝青混合料鋪筑實驗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出廠的混合料中出現白花料,請問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在什么問題?
(4)混合料的運輸中應注意什么問題?
(5)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過程中,為什么應對攤鋪溫度隨時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6)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壓過程中,除了應嚴格控制碾壓溫度和碾壓重疊寬度外,還應注意那些問題?
(7)請簡述橫接縫的處理方法。
2.施工平面布置圖包含的內容一般不包括( )。
A.原有地形地物
B.距離施工現場較遠的城鎮
C.安全消防設施
D.施工防排水臨時設施
3.背景材料:
擬修建的某一級公路,穿過低山丘陵區的山前坡麓。該路段的巖性以凝灰巖、花崗巖、泥巖以及粉砂巖為主,因氣候濕潤多雨,加上構造運動的影響,巖石風化劇烈,巖體破碎,且地下水較豐富,水位較高,給邊坡穩定非常不利。
問題:
(1)施工時宜采用那種爆破方式?為什么?
(2)這種情況的邊坡應采用那種方式?
(3)若路基邊坡已經發生了緩慢的滑動變形,但滑坡不大時,應采取什么措施?
(4)該工程施工應設置那種排水設施,如何施工?
4.隧道的路面工程一般是作為一個( )工程進行質量檢測的。
A.單位
B.單項
C.分部
D.分項
5.公路工程質量分析法中的因素分析法又可以劃分為( )四種方法。
A.分層法
B.調查表法
C.相關分析法
D.排列圖法
E.因果分析圖法
6.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全長18km,合同段包含大橋3座,涵洞及通道12個,路堤填筑均為土方,路面基層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面層為瀝青混凝土。施工單位進場后,項目部精心組織施工,認真履行合同。完工后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分別提出了交工、竣工驗收要求。
問題:
(1)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驗收的依據是什么?
(2)公路工程交工驗收的范圍是什么?
(3)公路工程竣工驗收的范圍是什么?
7.邀請招標(有限國際競爭性招標),由招標單位向具備設備、材料制造或供應能力的單位直接發出投標邀請書,并且受邀參加投標的單位不得少于( )家。
A.2
B.3
C.4
D.5
8.背景材料:
某二級公路全長68.53km,施工期氣候干燥,氣溫較低。全路段的土質有粉質黏土、砂性土、重黏土,但當地石灰產量很多。設計單位根據相關情況在路面結構設計中采用了石灰穩定土無機結合料基層,面層為瀝青混凝土。施工單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基層。為了保證石灰穩定土基層的強度,施工單位對土質進行了改善,施工中還對壓實度進行了控制,在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前,發現在K30+500~K37+800段發現已成型的石灰穩定基層表面產生大量裂縫。
問題:
(1)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類土質,哪些土質需要改善?簡述改善方法。
(2)簡述石灰穩定土基層裂縫主要防治措施。
9.拱式明洞可分為( )。
A.路塹對稱型
B.路塹偏壓型
C.半路塹偏壓型
D.半路塹單壓型
E.半路塹擋土型
10.承包人提出的索賠要求被否定的理由可能是
A.索賠計算不準確
B.業主違約,未能提出承諾的施工條件
C.索賠意向書遞交時,在事發的26d以后
D.采用分項法計算索賠
E.在索賠意向書遞交后,未能在兩周內提交索賠款額的詳細賬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