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120分。請根據背景材料,按要求作答)
1、某市政橋梁工程,總包方A市政公司將鋼梁安裝工程分包給B安裝公司。總包方A公司制定了鋼梁吊裝方案并得到監理工程師的批準。
由于工期緊,人員緊缺,B公司將剛招聘的李某與高某經簡單內部培訓組成吊裝組。某日清晨,霧氣很濃,能見度較低,吊裝組就位,準備對剛組裝完成的鋼桁梁實施吊裝作業,總包現場監管人員得知此事,通過手機極力勸阻。為了趕工,分包方無視勸阻,對吊裝組僅做簡單交底后,由李某將鋼絲繩套于邊棱鋒利的鋼梁上。鋼絲繩固定完畢,李某隨即指揮起重機司機高某,將鋼梁吊離地面實施了第一吊。鋼梁在21m高處因突然斷繩而墜落,擊中正在下方行走的兩位工人,致使兩位工人當場死亡。事后查明鋼絲繩存在斷絲超標和嚴重滲油現象。
問題:
1.針對本事故,總分包方的安全責任如何劃分?說明理由。
2.本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為有哪些?
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
4.項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答案:
1.針對本事故,由分包承擔主要責任,總包承擔連帶責任。理由:分包單位沒有服從總包的安全管理,所以,應負主要責任。
2.本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為:
(1)初次第一吊,對鋼梁不做試吊。
(2)大霧光線不清吊裝作業。
(3)李某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4)高某違章作業。
(5)不聽勸阻盲目趕工,安全意識不強。
(6)兩位工人在吊裝區行走。
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狀態:
(1)吊繩質量不合格,應報廢不用。
(2)鋼梁邊緣鋒利,未加襯墊。
4.項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項目部對吊裝作業,未堅持持證上崗制度。
(2)吊裝系危險作業,現場安全監控不到位。
(3)吊裝作業,安全交底制度未落實。
(4)危險作業,現場未設置禁止通行設施。
2、某新建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市政配套工程,一期主干道長2.5km,其下敷設有直徑1200mm的雨水管,直徑1000mm的污水管、DN500的給水鋼管、DN、400的燃氣鋼管、DN300熱力鋼管等管道干線工程。計劃工期為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6月10日。由于拆遷拖期、專業管線施工發生質量返工,致使工期延誤,6月15日各專業管線才竣工,使得道路工程屬于雨季施工。
問題:
1.在專業分包選擇施工單位時,熱力管道施焊單位應具備什么條件?
2.污水、給水、熱力、燃氣管道的功能性試驗包括什么項目?
3.敘述道路工程雨期施工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案:
1.根據《城市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JJ28-89第5.1.1條的規定,施焊單位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負責焊接工程的焊接技術人員、檢查人員和檢驗人員;
(2)有符合焊接工藝要求的焊接設備且性能穩定可靠;
(3)有精度等級符合要求、靈敏度可靠的焊接檢驗設備;
(4)保證焊接工程質量達到設計和本規范規定的標準。
2.污水管道:采用閉水試驗方法進行呢管道密閉性檢驗。
給水管道和熱力管道:應進行水壓試驗。
燃氣管道:需進行壓力試驗,分強度試驗和氣密性試驗。
3.道路雨期施工準備:
(1)以預防為主,掌握天氣預報和施工主動權。
(2)工期安排緊湊,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3)做好排水系統,防排結合。
(4)準備好防雨物資,如篷布、罩棚等。
(5)加強巡邏檢查,發現積水、擋水處,及時疏通。道路工程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