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背景資料
某泵站加固改造工程施工內容包括:引渠塊石護坡拆除重建、泵室混凝土加固、設備更換、管理設施改造等。招標文件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09年版)編制。某公司參加了投標,為編制投標文件,公司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工作1:搜集整理投標報價所需的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價格。其中,主要材料預算價格如下表所示。
主要材料預算價格表
序號 |
材料名稱 |
單位 |
預算價格(元) |
1 |
田 |
丁 |
4800 |
2 |
乙 |
t |
360 |
3 |
碎石 |
戊 |
70 |
4 |
丙 |
t |
8000 |
5 |
汽油 |
t |
9000 |
6 |
風 |
m3 |
0.03 |
7 |
水 |
m3 |
0.45 |
8 |
電 |
kWh |
1.00 |
工作2:根據招標文件中對項目經理的職稱和業績加分要求,擬定張×為項目經理,準備了張×的身份證、工資關系、人事勞動合同證明材料、社會保險證明材料、相關證書及類似項目業績。
工作3:根據招標文件對資格審查資料的要求,填寫公司基本情況表、資格審查自審表、原件的復印件等相關表格,并準備了相關原件。
經過評標,投標人A中標,發包人與A單位按照招標文件內置合同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合同約定,大壩基礎開挖工程可由A分包給B單位,合同工期為5周。開工5周以來的土石方開挖成本數據統計見下表。根據施工期相關規劃,開挖處的部分土石料將用于回填。
土石方開挖成本數據統計表單位:萬元
周次 成本 |
1
|
2
|
3
|
4
|
|
每周擬完工程計劃成本 |
8 |
14 |
15 |
15 |
|
擬完工程計劃成本累計 |
8 |
22 |
37 |
52 |
|
每周已完工程實際成本 |
8 |
8 |
6 |
19 |
16 |
續表
周次 成本 |
1
|
2
|
3
|
4
|
5
|
已完工程實際成本累計 |
8 |
16 |
22 |
41 |
57 |
每周已完工程計劃成本 |
8 |
8 |
6 |
15 |
14 |
已完工程計劃成本累計 |
8 |
16 |
22 |
37 |
51 |

問題
1.依據背景資料,分別簡要說明8單位從開工至第1、2、3、4周周末進度和成本偏差情況以及第5周末成本的偏差情況。
2.依據背景資料,分別指出8單位“前5周大壩土石方開挖成本數據相關曲線示意圖”中A、B、C三條曲線的名稱。
3.指出土石方調配平衡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標和土石方調配平衡的基本原則。
4.指出背景資料工作1主要材料預算價格表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材料或單位名稱。除表格所列材料外,為滿足編制本工程投標報價的要求,該公司還需搜集哪些主要材料價格?
5.背景資料工作2中,該公司應準備張×的相關證書有哪些?為證明張×業績有效,需提供哪些證明材料?背景資料工作3中,公司基本情況表后附的公司相關證書有哪些?除工作3中所提到的相關表格外,該公司為滿足資格審查的要求,還需填寫的表格有哪些?
32、 某水利工程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單位:天)。

合同約定:工程所用全部材料、設備由承包人采購。如工程工期提前,獎勵標準為1萬元/天;如工程工期延誤,支付違約金標準為1萬元/天。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當工程施工按計劃進行到第100天末時,因承包人的施工設備故障造成E工作中斷施工。為保證工程順利完成,有關人員提出以下施工調整方案。
方案-:修復設備。設備修復后E工作繼續進行,修復時間是20天,修理費用2萬元;
方案二:調劑設備。B工作所用的設備能滿足E工作的需要,B完成后,使用B工作的設備完成E工作未完成工作量,其他工作均按計劃進行;
方案三:租賃設備。租賃設備的運輸安裝調劑時間為10天。設備正式使用期支付租賃費用,其標準為350天/元。
項目經理選擇了最優方案并予以實施。
事件2:H工作為工程設備安裝。設備進場,承包人進行檢驗和交貨驗收后,把將產品合格證書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監理要求重新檢驗并進行相關設備性能測試。H工作完成后承包人要求監理人增加設備測試費用0.5萬元。
問題
1.計算施工網絡進度計劃的工期以及E工作的總時差,并指出施工網絡進度計劃的關鍵線路。
2.若各項工作均按最早時間施工,分析指出事件1中項目經理選擇的最優方案。
3.根據施工調整最優方案,用單代號網絡圖繪制調整后的施工進度計劃并用雙箭線標注關鍵線路(網絡進度計劃中應將E工作分解為E1和E2,其中E1表示已完成,E2表示未完成工作)。
4.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
33、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內容有:溢洪道的閘墩與底板加固,閘門更換;土壩黏土灌漿、貼坡排水、護坡和壩頂道路重建。施工項目部根據合同工期、設備、人員、場地等具體情況編制了施工總進度計劃并通過監理機構審核,繪制的時標網絡圖如下(單位:天)。

施工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發包人未能按期提供場地,A工作推遲完成,B、G工作第25天末才開始。
事件2:C工作完成后發現底板混凝土出現裂縫,需進行處理,C工作實際持續時間為77天。
事件3:E工作施工過程中吊裝設備出現故障,修復后繼續進行,E工作實際持續時間為17天。
事件4:D工作的進度情況如下表。
|
|
計劃/實際工作量(萬元) |
|||||||||
項目名稱 |
計劃工作量
|
0~20 |
(天) |
20~40(天) |
40~60(天) |
60~80(天) |
80~90(天) |
||||
(萬元)
|
計劃 |
實際 |
計劃 |
實際 |
計劃 |
實際 |
計劃 |
實際 |
計劃 |
實際 |
|
閘墩Ⅰ |
24 |
10 |
9 |
8 |
7 |
6 |
8 |
|
|
|
|
閘墩Ⅱ |
22 |
7 |
7 |
6 |
5 |
8 |
6 |
1 |
4 |
|
|
閘墩Ⅲ |
22 |
|
|
8 |
7 |
8 |
9 |
6 |
6 |
|
|
閘墩Ⅳ |
22 |
|
|
|
|
6 |
5 |
8 |
7 |
8 |
10 |
閘墩Ⅴ |
24 |
|
|
|
|
8 |
6 |
7 |
8 |
9 |
10 |
注:本表中的時間按網絡圖要求標注,如20天是指D工作開始后的第20天末。
問題
1.指出計劃工期和關鍵線路,指出C工作和D工作的自由時差和總時差。
2.分別指出事件1~事件3的責任方,并說明影響計劃工期的天數。
3.根據事件4,計算D工作在第60天末,計劃應完成的累計工作量(萬元),實際已完成的累計工作量(萬元),分別占D工作計劃總工作量的百分比;實際比計劃超額(或拖欠)工作量占D工作計劃總工作量的百分比。
4.除A、C、E工作外,其他工作均按計劃完成,計算工程施工的實際工期;承包人可向發包人提出多少天的延期要求。
34、 背景資料
發包人與承包人簽訂堤防加固項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內容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為保證項目按期完成,將堤身劃分成2個施工段組織流水施工,初始施工進度計劃如下圖(單位:天)。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項目部在審查初始的施工進度計劃時,提出了優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工堤段”順序組織施工,其他工作邏輯關系不變,各項工作持續時間不變,新計劃已獲監理單位批準并按其組織施工。
事件2:在進行第Ⅱ段堤基清理過程中發現蟻穴和大量白蟻,施工單位按程序進行了上報。經相關單位研究,確定采用灌漿處理方案,增加費用10萬元。施工單位因不具備灌漿施工能力,就自行分包給有相應資質的分包單位,但未與分包單位簽訂分包合同。灌漿工作從第Ⅱ段堤基清理完成開始,到堤頂道路施工前結束,工作持續時間20天。
事件3:由于設計變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遲5天完成。
事件4:工段砌石護坡施工中,監理工程師檢查發現碎石墊層厚度局部不足,返工處理,D工作推遲3天完成。
事件5:第225天末檢查時,“Ⅱ段砌石護坡”(G工作)已累計完成40%工程量,“Ⅰ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計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計完成60%工程量。
問題
1.根據事件1和事件2,繪制新的施工網絡計劃圖(工作名稱用原計劃中的字母代碼表示),分別計算原計劃與新計劃的工期,確定新計劃的關鍵線路(用工作代碼表示)。
2.事件2中,除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之外,“相關單位”還應包括哪些?對于分包工作,指出施工單位的不妥之處,簡要說明正確做法。
3.分別指出事件3、事件4的責任方,分析對工期的影響及可獲得工期補償的天數。
4.根據事件5,分別指出第225天末G、C、K 工作已完成多少天工程量,及其對工期有何影響(假定各工作勻速施工)?
35、 某小流域治理工程,位于長江中下游,工程包括堤防退建、河道開挖、河道裁彎取直和穿堤建筑物等工程,施工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用于部分堤防填筑的土料場共2個,料場1地勢較高,料場2地勢較低。施工前對料場進行了調查取樣,料場的土質、儲量符合設計要求,料場1的土料含水率接近施工控制下限,料場2的含水率偏大。
事件2:穿堤建筑物工程,包括基坑開挖、混凝土工程、建筑物回填及同建筑物連接的堤防等工程,施工單位根據工程進度安排和各個部位的土方挖、填工程量,制訂了土方平衡方案。
事件3:為保證工程質量,施工單位制訂了質量控制方案,明確所有單元工程都應當實行“三檢制”,并在自檢合格的條件下,經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作。
事件4: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法人及時進行了單元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階段驗收和專項驗收。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料場1和料場2的適宜開采方式,并簡要說明原因。
2.指出事件2中,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原則。
3.指出事件3中,有何不妥之處,并說明原因。“三檢制”的含義是什么?
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處,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