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背景資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輸水管道為長980m、DN3500mm鋼管,采用頂管法旌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圍護結構為Φ800mm鉆孔灌注樁,設四道支撐。工作井挖土前,經檢測發現三根鉆孔灌注樁樁身強度偏低,造成圍護結構達不到設計要求。調查結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細骨料合格。
頂管施工前,項目部把原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頂管分節長度由6.6m改為8.8m,仍采用原龍門吊下管方案,并準備在現場予以實施。監理工程師認為此做法違反有關規定并存在安全隱患,予以制止。頂管正常頂進過程中,隨頂程增加,總頂力持續增加,在頂程達三分之一時,總頂力接近后背設計允許最大荷載。
問題
1.鉆孔灌注樁樁身強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應如何補救?
答:水泥標號低、水灰比過大、水泥用量較少,以及灌注時引起混凝土離析等原因。
措施:周圍注漿加固.2加支撐加固
2.說明項目部變更施工方案的正確做法。
答;重新編制方案,并辦理相應的變更手續,審批后執行。
3.改變管節長度后,應對原龍門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隱患點進行安全驗算?
答:重新驗算起吊能力能否滿足,包括龍門吊自身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以及龍門吊的基礎承載力。
4.頂力隨頂程持續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應采取哪些措施處理?
答:頂管分節長度增加,因而阻力增大。措施,注漿減阻;管壁涂蠟減阻;加設中繼間。
(四)
背景資料
某城市跨線橋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其中主跨跨徑為30m并跨越一條寬20m河道;橋梁基礎采用直徑1.5m的鉆孔樁,承臺尺寸為12.Om×7.Om×2.5m(長×寬×高),承臺頂標高為+7.Om,承臺邊緣距駁岸最近距離為1.5m;河道常水位為怕+8.0m,河床底標高為+5.Om,河道管理部門要求通航寬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質資料反映:地面以下2m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為粉砂土,原地面標高為+10.Om。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鉆孔樁、大體積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預應力張拉等關鍵分項工程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部的安全負責人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開始施工。第一根鉆孔樁成孔后進入后續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項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并準備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時發生堵管現象,項目部立即按要求進行了處理。現澆誡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門洞支架,對通行孔設置了安全設施;在河岸兩側采用滿布式支架,對支架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明確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型排專人值守的保護措施。上部結構施工時,項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裝鋼絞線:縱向長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入管道;兩端張拉的橫向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后穿入管道。
問題
1.結合背景資料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補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答:進入施工現場的安全規定;高處、深坑及立體交叉作業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安全;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預防社會和自然災害的措施。
2.說明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的正確做法。
答:技術管理人員向所有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書面交底,履行簽字手續并形成記錄歸檔。
3.分析堵管發生的可能原因,給出在確保樁質量的條件下合適的處理措施。
答:原因1:未用同標號砂漿潤滑導管;2:導管距底面過底;3:砼坍落度低。
措施:1,清除,重新進行。2,繼續灌注,從上面預埋注漿管,將來進行注漿加固。
4.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支架還應滿足哪些技術要求?
答:預拱度,高程,變形,尺寸
5.澆筑混凝土時還應對支架采取什么保護措施?
答:防止河水上漲或雨水浸泡支架基礎;用撐桿固定支架,確保穩定性。
6.補充項目部采用的鋼絞線安裝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答:混凝土澆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確保管道暢通;采用蒸汽養護時,養護期內不得安裝預應力筋;空氣中如含鹽,應控制預應力安裝后至孔道灌漿完成的時間,否則采取防銹措施;電焊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五)
背景資料
某項目部承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規模為20萬噸,場地位于城鄉結合部。填埋場防水層為土工合成材料鵬潤土墊(GCL),1層防滲層為高密度聚乙烯膜,項目部一招標形式
選擇了高密度聚乙烯膜供應商級專業焊接隊伍。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一下事件:
①原擬堆置的土方改成外運,增加了工程成本。為了做好索賠管理工作,經現場監理工程師簽認,建立了正式、準確的索賠管理臺賬。索賠臺賬包含索賠意向提交時間、索賠結束時間、索賠申請工期和金額,每筆索賠都及時進行登記。
②臨時便道占用城市綠地,項目部上報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同意。
③為滿足高密度聚乙烯膜焊接進度要求,專業焊接隊伍購進一臺焊接機,經外觀驗收,立即進場作業。
④為給高密度聚乙烯膜提供場地,對GCL層施工質量采取抽樣檢驗方式檢驗,被質量監督局勒令停工,限期整改。
⑤施工單位制定的GCL施工工序為:驗收場地基礎→選擇防滲層土源→施工現場按照相應的配比拌合土樣→土樣現場堆鋪、壓實→分層施工同步檢驗→工序檢驗達標完成。
問題
1.結合背景材料簡述填埋場的土方施工應如何控制成本。
答:準確計算填方和挖方,盡力避免二次搬運;確定填土的合理壓實系數,獲得較高的密實度;做好土方施工機具的保養;避開雨季施工。
2.索賠管理臺帳時否屬于竣工資料?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屬于。還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設計文件會審與技術交底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原材料和成品等出廠合格證書及實驗報告等、施工試驗資料、測量復核及預驗記錄、隱蔽驗收記錄、質量檢驗評定資料、使用功能試驗記錄、施工報告、竣工測量資料、竣工圖、工程竣工報告。
3.給出②事件的正確處置方法。
答:綠化主管部門同意,審批后再使用,并限期歸還,恢復用地性質.
4.給出③事件的正確處置方法。
答:檢測機構鑒定,現場試焊,檢驗合格后而且數量滿足工期才能使用。
5.事件④中,質量監督部門對GCL施工質量檢驗方式發出限期整改的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答:原因:施工方對GCL層施工質量采取抽樣檢驗方式不符合現場檢驗程序和雅閣控制檢驗頻率的規定
理由:根據規定,對GCL層施工質量應嚴格執行檢驗頻率和質量標準。分區分層鋪膜粘結膜縫,分區同步檢驗及時返修。
6.補充事件⑤GCL施工工序的缺失環節。
答:測量放樣;取樣送檢,做配合比等試驗;現場做試驗段,用于指導使用。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