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一)、(二)、(三)題各20分,(四)、(五)題各30分)
(一)
背景資料
某水利樞紐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壩、溢洪道和壩后式廠房等組成。發包人與承包人簽訂了混凝土重力壩施工合同。合同約定的節點工期要求:(1)2005年12月1日進場準備(指“四通一平”);(2)圍堰填筑及基坑排水在2006年11月1日開始;(3)圍堰拆除及蓄水在2009年6月1日前結束。
施工項目部技術人員根據資源配置的基本條件編制了重力壩網絡進度計劃,其工作邏輯關系及持續時間見表1。
表1 網絡進度計劃工作邏輯關系及持續時間表
工作代碼 |
工作名稱 |
緊前工作 |
正常工作持 |
最短工作時間 |
工作時間縮短增 | |
A1 |
準備工作1(“四通一平”) |
|
4 |
3 |
10 | |
A2 |
準備工作2 |
A1 |
7 |
5 |
20 | |
B1 |
導流隧洞施工 |
A1 |
8 |
7 |
30 | |
B2 |
圍堰填筑及基坑排水 |
A2、B1 |
2 |
2 |
| |
B3 |
圍堰拆除及蓄水 |
C5 |
5 |
4 |
28 | |
C1 |
|
岸坡土石方開挖 |
A1 |
6 |
5 |
6 |
C2 |
河床土石方開挖 |
B2、C1 |
5 |
5 |
| |
C3 |
重 |
基礎段蓋重混凝土澆筑 |
C2 |
7 |
6 |
30 |
C4 |
力 壩 |
基礎段固結灌漿和 |
C3 |
2 |
2 |
|
C5 |
壩體混凝土澆筑 |
C4 |
11 |
10 |
25 |
注:①重力壩混凝土總工程量為430萬立方米:②每月按30天計。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一、技術人員根據表1繪制的初始網絡進度計劃如圖1。
圖1初始網絡進度計劃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審核時發現,表1中的工作邏輯關系及持續時間正確合理,初始網絡進度計劃(圖1)中部分邏輯關系有錯,且不能滿足節點工期要求。
技術人員根據審核意見重新編制了符合要求的進度計劃,并上報得到批準。
二、由于未能及時提供場地,C1工作于2006年7月10日開始,承包人按監理人的要求采取了趕工措施,經170天完成任務,趕工費用2萬元,承包人據此提出了趕工費和工期的索賠要求。
三、壩體混凝土澆筑初期,因對已完成混凝土質量有疑問,監理人要求承包人對已完成混凝土進行鉆孔重新檢驗,由此增加費用4萬元,承包人提出了索賠要求。
四、重力壩混凝土澆筑,至2008年6月30日累計完成工程量為300萬立方米。現場混凝土制備、運輸、澆筑能力為22萬立方米/月。
問題
1.按照費用增加最小原則,繪制符合要求的網絡進度計劃圖,并計算增加的費用。
2.根據事件二,分析承包人提出的索賠要求的合理性。
3.根據事件三,分析說明承包人是否應該獲得增加費用4萬元的索賠。
4.根據事件四,判斷重力壩的混凝土澆筑能否按期完成,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