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按照經濟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 用影子價格和社會折現率等國民經濟評價參數, 從國民經濟整體角度考察項目所耗費的社會資源和對社會的貢獻, 評價投資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一) 國民經濟評價的范圍和內容 需要進行國民經濟評價的項目及其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基礎設施項目和公益性項目:財務評價是通過市場價格度量項目的收支情況, 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企業財務評價可以反映出項目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效果。但由于外部經濟性的存在,企業財務評價不可能將項目產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來。尤其是鐵路、公路、市政工程、水利水電等項目, 外部效果非常顯著, 必須采用國民經濟評價將外部效果內部化。2. 市場價格不能真實反映價值的項目:由于某些資源的市場不存在或不完善,這些資源的價格為零或很低, 因而往往被過度使用。另外, 由于國內統一市場尚未形成,或國內市場未與國際市場接軌,失真的價格會使項目的收支狀況變得過于樂觀或過于悲觀。因而有必要通過影子價格對失真的價格進行修正。3. 資源開發項目: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意味著為了長遠整體利益, 有時必須犧牲眼前的局部利益。那些涉及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的項目必須通過國民經濟評價客觀選擇社會對資源使用的時機。如國家控制的戰略性資源開發項目、動用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較大的中外合資項目等。
(二) 國民經濟效益與費用識別 項目的國民經濟效益是指項目對國民經濟所做的貢獻 , 分為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項目的國民經濟費用是指國民經濟為項目付出的代價, 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1. 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直接效益是指由項目產出物直接生成, 并在項目范圍內計算的經濟效益。一般有以下表現形式 :(l) 增加項目產出物或者服務的數量以滿足國內需求的效益;(2) 替代效益較低的相同或類似企業的產出物或者服務,使被替代企業減產( 停產)從而減少國家有用資源耗費或者損失的效益;(3) 增加出口或者減少進口從而增加或者節支的外匯等。直接費用是指項目使用投入物所形成, 并在項目范圍內計算的費用。一般有以下表現:(1) 其他部門為本項目提供投入物, 需要擴大生產規模所耗用的資源費用;(2) 減少對其他項目或者最終消費投入物的供應而放棄的效益;(3) 增加進口或者減少出口從而耗用或者減少的外匯等。2. 間接效益與間接費用 :間接效益與間接費用是指項目對國民經濟做出的貢獻與國民經濟為|考試大|項目付出的代價,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中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益與費用。通常把與項目相關的間接效益(外部效益)和間接費用(外部費用) 統稱為外部效果。外部效果的計算范圍應考慮環境及生態影響效果、技術擴散效果和產業關聯效果。為防止外部效果計算擴大化,項目的外部效果一般只計算一次性相關效果,不應連續計算。3. 轉移支付:項目的某些財務收益和支出,從國民經濟角度看,并沒有造成資源的實際增加或者減少,而是國民經濟內部的"轉移支付",不計做項目的國民經濟效益與費用。轉移支付的主要包括:(1)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稅收;(2) 國內銀行借款利息;(3) 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項目的補貼。如果以項目的財務評價為基礎進行國民經濟評價時, 應從財務效益與費用中剔除在國民經濟評價中計做轉移支付的部分。
( 三 ) 國民經濟評價指標的計算分析:1. 經濟內部收益率 (EIRR);2. 經濟凈現值 (ENPV)。注意:如果項目有國外資金流入與流出,應以國內投資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作為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指標。
( 四 ) 國民經濟評價參數:國民經濟評價參數是國民經濟評價的基礎。正確理解和使用評價參 , 對正確計算費用、效益和評價指 , 以及比選優化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國民經濟評價參數體系有兩類: 一類是通用參數, 如社會折現率、影子匯率和影子工資等, 這些通用參數由有關專門機構組織測算和發布;另一類是貨物影子價格等一般參數, 由行業或者項目評價人員測定。1. 社會折現率:社會折現率是用以衡量資金時間價值的重要參數,可作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