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輪發電機組缺陷的處理與改造
魏家堡水電站位于陜西省眉縣境內,是一座渠道引水式電站,裝機容量為3×6300kW,發電機型號為SF6300-10/2600,設計水頭96.2m,機組轉速600r/min.電站自投產以來,一直存在著設備缺陷,設備帶病運行,威脅著安全生產,影響了效益的充發揮。通過采取綜合技術措施加以治理,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水輪機轉輪改造
1存在的問題
電站建成之初,經過2800h的運行,出現了負荷帶不上去、動平衡嚴重失衡、機組振動劇烈、不銹鋼轉輪汽蝕嚴重,出現部位均在轉輪葉片進水邊上下面和轉輪室與底環接縫處,其中葉片進水邊上下面剝蝕面積30cm×14cm,汽蝕深度3-5mm,沿進水邊呈帶狀分布;轉輪室與底環接縫處的汽蝕均出現在+x方向,面積30cm×2cm,深處達3cm.另外轉輪其他部位不同程度存在蜂窩狀坑,直徑4-8mm,轉輪直徑減小了11-20mm.
汽蝕已成為當代水電站運行中普遍而突出的技術難題。產生汽蝕的原因很多,情況各異。水量、水溫、含沙量、運行情況、材料等不同對汽蝕形成及破壞也不相同。依據該站的實際情況分析研究要解決汽蝕的問題,重點應放在優化參數及材料選擇上。
2轉輪技術改造方案
經過多次研究,確定以降低汽蝕系數為出發點。根據電站的主要技術參數,設計制造了適合電站水力條件的新型轉輪。主要做了如下改造:
2.1優化水輪機參數,從冀線上著手,改進出水角度,使過水流速由原來的33m/s降至27m/s,降低了相對流速,提高了反擊效率,減少了進口撞擊損失。
2.2擴大減壓孔,直徑由原來的∮40擴大到的∮50,另外調整減壓孔角度使其出水口盡可能接近負壓區,使頂蓋下聚集的高壓泥沙水盡快排泄,一方面減少了泥沙對上面漏環的磨損,另外可減輕軸向推力。
2.3采用長泄水錐,比原泄水錐增長了約40mm,長泄水錐的高壓脈動區域比短泄水錐小,且幅值也小,有效的減少了尾水管的脈動壓力,有效防止了汽蝕。
2.4采用優質材料。此次采用了抗腐蝕性能良好的6Cr13Ni4Mo不銹鋼整體轉輪,葉片采用不銹鋼板熱壓成型,有效解決了轉輪由于材質較軟加速葉片剝蝕的主要問題。
2.5實用新型材料涂敷防護。在導葉、轉輪、葉片等部位用瑞士蘇爾壽(sulzer)水電公司新高速火焰(HVDF)噴涂技術進行表面碳化鎢鈷(SXHTO)材料噴涂。在基材不發生任何形變地情況下,使表面硬度達到了1100-1300HV300,有機的提高了過水部件的表面抗蝕能力。
3效果
運行實踐證明,新轉輪汽蝕性能明顯好轉,機組振動減小,運行壽命增加了3-4倍,為安全高效運行奠定了基礎。
二、機組頂蓋排水改造
電站水輪機頂蓋排水原設計為自流排水,即頂蓋集水從水輪機頂蓋上環和座環自流排到集水井。但由于設計和制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自流水口過小短期內已被泥沙堵死,無法疏通,另外排水口過高,油盆浸在水中,轉動油盆的高速轉動帶動積水轉動,水進油盆,無法正常運行。
1頂蓋排水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幾年來曾作過種種嘗試,如真空泵抽水,自吸式射流泵排水等,但效果都不明顯;油盆多次被淹,嚴重制約著電站的正產生產。經與同類水電站比較,設想采用新的改造方案,即從頂蓋以上側墻上打孔,采用孔徑為100mm的直排方式排入集水廊道,以求獲得理想效果。
頂蓋排水高程的選擇,以稍低于主軸密封裝置的抗磨板上沿為宜,這樣既能確保密封裝置正常運行,又能盡量加大集水的排泄,不至于引起水流的旋轉飛濺進入油盆。
2頂蓋排水方案預設效果
與該站情況相似的毫米電站機組頂蓋排水改造后的效果十分理想,再也沒有出現過水淹油盆的情況,各部運行正常,解決了水輪機排水難的問題,在借鑒經驗的同時,我們在推拉桿下部位置采取試驗的結果表明,該方案是可行的,能夠達到理想效果。
?γ??????? | ??? | ???/???? | ??????? | ???? |
---|---|---|---|---|
??????(????????+?????????)??????? | ??Э?? | ??6880 / ??4880 | ![]() |
|
??????(???????ù???+?????????)??????? | ???? | ??6880 / ??4880 | ![]() |
|
??????(???繤??+?????????)??????? | ???B | ??6880 / ??4880 | ![]() |
|
??????(?????繤??+?????????)??????? | ???? | ??6880 / ??4880 | ![]() |
|
??????(??·????+?????????)??????? | ???? | ??6880 / ??4880 | ![]() |
|
??????(??·????+?????????)??????? | ????? | ??6880 / ??48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