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題
試題解析:
解:
1.安裝后埋件前需要把該處剪力墻的抹灰層打掉,后埋件必須與混凝土主體直接接觸。后埋件安裝后土建還要抹灰,而且后埋件的固定螺母不能外露,所以要計算后埋件厚度和螺母的高度之和。同時抹灰層對螺母外端還應該有一定的覆蓋厚度,當抹灰層厚度滿足不了以上要求時,就要把墻面剔進一定的深度,以保證后埋件安裝完畢后,抹灰層能覆蓋螺母并且不外露。
2.后埋件安裝完畢以后要對螺栓(化學錨栓或膨脹螺栓)進行拉拔試驗,試驗的數據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同時還要對后埋件表面進行防腐處理。
3.在安裝玻璃幕墻之前需要土建完成抹灰和涂料工作,以免損傷和弄臟玻璃。
4.三性試驗指:幕墻抗風壓性能試驗、幕墻空氣滲透性能試驗和幕墻雨水滲漏性能及平面變形性能試驗。
5.
(1)室溫合理,但濕度偏低,應在45%~75%之間。
(2)清潔溶劑為二甲苯合理,但白色棉布不應蘸入溶劑中,而應將溶劑倒在棉布上,并采用“二次擦”的工藝進行清潔。
(3)清潔后的基材應在15~30分鐘內注膠完畢。
(4)從注膠完畢到現場安裝其總的養護期應達到14~21天。
6.
(1)防火材料不能用鋁板固定,因為鋁板不耐高溫,應該用1.5mm厚的鍍鋅鋼板固定。
(2)防火材料與玻璃、墻體之間不能留有間隙,必須安放嚴實。否則一旦起火,下層的濃煙便沿著間隙往上竄,失去了防火的作用。
7.缺少結構硅酮密封膠相容性試驗報告、幕墻物理性能檢驗報告、施工安裝自檢記錄。
8.
(1)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的安裝。
(2)幕墻四周、幕墻內表面與主體結構之間間歇節點的安裝。
(3)幕墻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及墻面轉角節點的安裝。
(4)幕墻防雷接地節點的安裝。
第32題
試題解析:
解:
1.外墻空鼓、裂縫的防治措施:
(1)外墻面的腳手孔洞、框架結構中梁與砌體交接處的縫隙必須作為一道工序,由專人負責堵孔和勾縫工作。
(2)抹灰前應將基層表面清掃干凈。
(3)從上到下進行抹灰打底,并進行一次質量驗收,合格后再進行罩面,不允許分段打底隨后進行罩面施工。
(4)表面光滑的混凝土和加氣混凝土墻面,抹灰前應先刷一道108膠素水泥漿粘結層,增加粘結力,避免空鼓和裂縫。
(5)室外水泥砂漿抹灰一般長度和高度均較大,為了不顯接搓,防止抹灰砂漿收縮開裂,應設分格縫。
(6)冬期室外抹灰,砂漿的使用溫度不宜低于5℃。
2.門窗扇開啟不靈的防治措施:
驗扇前應檢查框的立挺是否垂直。
保證合頁的進出、深淺一致,使上、下合頁軸保持在一個垂直線上。
選用五金要配套,螺釘安裝要平直。
安裝門窗扇時,扇與扇、扇與框之間要留適當的縫隙。
第33題
試題解析:
解:
(1)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質量要求:
1)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水泥混凝土面層鋪設不得留施工縫。當施工間隙超過允許時間規定時,應對接槎處進行處理。
3)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mm。
4)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墊層兼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5)面層與下一層應結構牢固,無空鼓、裂紋。
(2)地面起砂防治措施:
1)原材料的選擇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嚴格控制水灰比。
2)墊層事前要充分濕潤。
3)掌握好面層的壓光時間。
4)水泥地面壓光后,應加強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方準上人行走。
5)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過早。
6)冬季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若在負溫度下抹水泥地面,應防止早期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