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答:①在網絡圖的開始和結束增加虛擬的起點節點和終點節點,保證網絡計劃有一個起點,一個終點;②網絡中嚴禁出現循環回路;③網絡圖中嚴禁出現雙箭頭或無箭頭的連線;④網絡圖中除起點節點和終點節點外,不允許出現沒有內向箭線的工作節點和沒有外向箭頭的工作節點;⑤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重復編號的工作,一個編號只能代表一項工作;⑥網絡圖中的編號應是緊后工作的節點編號大于緊前工作的節點編號。
(2)答:有定額計算法和三時估計法兩種。定額估計法用于組成網絡圖的各項工作可變因素較少,能夠確定一個時間消耗值的情況,后者用于當各項可變因數多,因而有工作歷時不能確定一個單一時間值的情況。
(3)答:①首先設置一個起點節點,然后根據表中各工作的邏輯關系,從左至右進行繪制,最后設置一個終點節點;②整理、編號,整理后的單代號網絡圖如圖所示。

4.(1)答:該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水泥水化熱大,裂縫多是在拆模一兩天出現,根據這些情況判定發生裂縫的可能有混凝土內外溫差太大、表面溫度突然降低、干縮等原因引起的。
(2)答:該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以下措施來防止裂縫產生:①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②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③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曝曬;④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⑤可預埋冷卻水管,通人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3)答: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方法分為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為了確保新澆筑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而產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1d。
(4)答: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一般采用分層澆筑。分層的方法主要有全面分層、分段分層 和斜面分層三種。
5.(1)答:應依據以下規定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進行驗收:①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規定;②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含設計圖紙、圖集和設計變更單)等的要求;③應符合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質量的規定;④應滿足施工承發包合同中有關質量的規定。
(2)答:《統一標準》規定,隱蔽工程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并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這是對難以再現部位和節點質量所設的一個停止點,應重點檢查,共同確認,并宜留下影像資料作證。
(3)答:事件1可以提出工期補償和費用補償要求,因造成延長的責任在甲方且影響了后續工程的施工;事件2不能提出工期和費用補償,因為乙方沒有按規定驗收;事件3可以提出 費用補償,因造成費用增加的原因在甲方,如果該工程造成時間的增加超過了該項工作的總時差,還可以提出工期補償。
(4)答:①實際費用法。就是以承包商為某項索賠工作所支付的實際開支為根據,向業主要求費用補償。②總費用法,即總成本法,就是當多次發生索賠事件后,重新計算工程的實際總費用,實際總費用減去報價時的估算總費用即索賠金額。③修正的總費用法,即在總費用法的基礎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