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1.不全面,還應該包括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
2.項目經理部門口應放置以下標牌:工程概況牌、施工總平面圖、安全文明施工牌、安全記錄牌、防火須知牌、安全無重大事故計時牌、施工項目經理部組織和主要人員名單圖。
3.澄清池為面狀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緣呈封閉狀布置,距邊坡上口1~2m。
4.(1)選擇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嚴格進行排降水工程施工,對排降水所用機具隨時作好保養,并備有備用機具。
(2)構筑物下及基坑內四周埋設排水盲管和抽水設備,一旦發生基坑內積水隨即除出。
(3)備有應急供電和排水措施并保證其可靠性
(4)雨季施工時基坑設防汛墻,防止外來水進入基坑;建立防汛組織,強化防汛工作。
(5)允許地下水進入構筑物,使構筑物內外無水位差,以減少浮力值。
5.有兩點不正確。(1)微膨脹混凝土的泵脹率應在0.3‰~0.5‰之間。(2)板縫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大于池壁混凝土一個等級。
6.不正確。為了保證質量,板縫混凝土分層澆筑高度不宜超過250mm。
7.不全面。滿水試驗前要準備水位觀測標尺、水位測針和測定蒸發量設備。
【案例4】
1.13號A井到12號井的管段回填工作必須在以下工作完成后才能進行:(1)污水管頂進到位,管口處理完畢;(2)13號A井和11號井施工完畢;(3)該管段外觀檢驗和閉水檢驗合格。
2.排水管頂管施工的工藝:工作坑挖掘→頂管設備安裝→頂進
3.選用剛質材料制作導軌,其縱坡與管道設計坡度一致,本工程管底設計坡度1‰,所以導軌坡度應為1‰。兩導軌安裝牢固、順直、平行、等高。在使用中經常檢查校核導軌,防止產生位移。
4.閉水檢驗時,向管道內充水并保持上游管頂以上2m水頭壓力。充水水頭標高計算公式應該是:上游管內底標高+管直徑+2m。所以本次閉水檢驗的充水水頭標高為:-3.25+1.65+2=0.4m
5.(1)對推力傳遞板上部3m填土進行降水或注漿加固處理,增強上部土體固結力,以減少土體對底板的次生應力。
(2)機頭進入底板前進行全面檢查。并逐步拉直,盡量保持無折角狀態,以減少糾偏失土。同時加快施工進度,盡快使機頭穿越底板,讓壓漿點盡早進入,以進行補償性壓漿。
(3)在底板和后座墩上布置沉降監測點,頂進中隨時測量并快速反饋。以防止因過度壓漿而使底因局部隆起而開裂。漿壓力不大于0.12MPa。漿量視機頭狀態而嚴格控制。
(4)底板下安排占數量1/2的有孔管,以便可全面進行固化壓漿。壓固化漿時,同樣對底板進行嚴密監測,測到有回升即降低漿壓力或者停止壓漿。
(5)為防止重開洞口或機頭進洞時土體流失過大而影響到底板,在底板靠近接收井的一側打旋噴樁,以減少洞口失土對底板的影響。
【案例5】
1.鋼管的材質和壁厚偏差應符合國家現行鋼管制造技術標準,必須具有制造廠的產品證書,證書中所缺項目應做補充檢驗。
2.熱力管網中所用的閥門,必須有制造廠的產品合格證和工程所在地閥門檢驗部門的檢驗合格證明。
3.管網的測量范圍,應從熱源外墻測至供熱點或與用戶連接的井室。
4.支架安裝要求位置應正確、平整、牢固,坡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5.熱力網管道的連接一般采用焊接。對熱力管道焊縫質量的檢驗,要進行表面質量檢驗、無損檢驗以及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而且三者的檢驗順序不能調換。
6.在對接管口時,應檢查管道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mm處測量,允許偏差1mm,在所對接管子的全長范圍內,最大偏差值應不超過10mm。
7.在安裝補償器前,管道和固定支架不得進行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