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礦井貫通測量
1)貫通測量及其幾何要素
礦山井下兩個或多個相向或同向掘進工作面掘進同一井巷,使其貫通,稱為井巷貫通,相應的測量工作稱為貫通測量。井巷貫通一般分為一井內(nèi)巷道貫通(一井貫通)、兩井之間的巷道貫通(兩井貫通)和立井貫通三種類型。
井巷貫通測量的幾何要素包括井巷中心線坐標方位角、腰線傾角(坡度)、貫通距離。
橫向和高程貫通誤差對巷道的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故稱之為貫通重要方向的偏差。針對煤礦井巷工程,主要巷道的橫向貫通誤差應小于300mm,高程貫通誤差應小于200mm;對于立井貫通來說,影響貫通質(zhì)量的是平面位置的偏差,其平面誤差應小于20mm。
2)貫通測量的技術工作內(nèi)容和要求
貫通巷道的兩工作面間距離在巖巷中剩下15~20m(煤巷20~30m)時(快速掘進應于貫通前2d),測量負責人應書面報告技術負責人,并通知安全檢查和施工區(qū)、隊等有關部門。
貫通測量至少應獨立進行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值。最后一次標定貫通方向時,未掘的巷道長度不得不得小于50m。
2)立井施工測量要求
(2)煤礦立井井筒施工時,應經(jīng)常對儀器進行檢查,并每隔100m用懸掛垂線等方法對光束進行一次檢查和校正。有色金屬礦山井筒采用激光指向時,每掘進20~30m應采用井筒中心線校核,其偏差不得大于15mm,井壁砌筑時則應每隔10~20m進行校核,偏差不得大于5mm。(≥300m時,砌壁應用垂線)
(4)按井筒內(nèi)兩垂線方向掘進的井底車場巷道超過15m時,應進行初次定向,并以此標定車場巷道的中線。當車場巷道掘進到40~50m時,應按聯(lián)系測量的規(guī)定進行定向測量。
(8)立井井筒掘砌完畢后,必須測量全井筒的井壁豎直程度。測量應按要求布放垂線,沿每層梁窩或每隔5~10m測量一次,精確測定垂線與井口十字中線相互位置關系。
3)巷道掘砌施工測量
(1)最前面的一個中、腰線點至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一般應不超過30~40m。同一礦井的腰線距離巷道底板(軌面)的高度宜設為定值。
(3)采用激光指向儀指示巷道掘進方向和高程時,指向儀距離工作面的距離應不小于70m;每組中、腰線點應不少于3個,點之間的距離應大于30m。
注:以上學習內(nèi)容選自陳輝老師2025年《礦業(yè)》精講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233網(wǎng)校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點擊下載>>陳輝25年《礦業(yè)》精講課講義【第66批】
【免費資料下載 | 0元領課 | 報名時間查詢 | 在線刷題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