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帷幕灌漿
1)帷幕灌漿施工工藝
主要包括:鉆孔、鉆孔(裂隙)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和灌漿的質量檢查等。
(1)鉆孔
灌漿孔位與設計孔位的偏差不應大于10cm,帷幕灌漿中各類鉆孔的孔徑應根據地質條件、鉆孔深度、鉆孔方法、鉆孔要求和灌漿方法確定。灌漿孔以較小直徑為宜,但終孔孔徑不宜小于56mm。
(2)鉆孔(裂隙)沖洗
鉆孔后,進入沖洗階段,沖洗工作分為鉆孔沖洗和裂隙沖洗。
①鉆孔沖洗。將鉆桿下到孔底,從鉆桿通入壓力水進行沖洗,沖洗時流量要大。沖孔一直要進行到回水澄清5~10min才結束。
②裂隙沖洗。裂隙沖洗方法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兩種。一般在巖層比較完整,裂隙比較少的部位,采用單孔沖洗。巖層破碎,節理裂隙比較發育的地層中,適用群孔沖洗。方法有高壓壓水沖洗、脈動沖洗等。
裂隙沖洗宜采用壓力水沖洗,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沖洗時間至回水澄清時止,并不大于20min。
(3)壓水試驗
壓水試驗的目的是測定地層的透水特性,為巖基的灌漿施工提供基本技術資料。也是檢查灌漿實際效果的主要方法。
壓水試驗的壓力通常為通段灌漿壓力的80%,一般不大于1MPa。
3)灌漿方式和灌漿方法
帷幕灌漿應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
由三排孔組成的帷幕,應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間排孔,每排孔可分為二序。
由兩排孔組成的帷幕應先灌注下游排孔,后灌注上游排孔,每排孔可分為二序或三序。
單排孔帷幕應分為三序灌漿,如圖2.3-4 所示。
【例題】根據《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01,下圖所示的帷幕灌漿工程中,灌漿施工順序應為( )。
A.1→2→3
B.1→3→2
C.3→2→1
D.3→1→2
4)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1)灌漿壓力
灌漿壓力宜通過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經驗先行擬定,而后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整確定。
普通水泥漿液水膠比可采用5、3、2、1、0.7、0.5六級,細水泥漿液水膠比可采用3、2、1、0.5四級,灌注時由稀至濃逐級變換。
5)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各灌漿段灌漿的結束條件應根據地層和地下水條件、漿液性能、灌漿壓力、漿液注入量和灌漿段長度等綜合確定。應符合下列原則:
(1)當灌漿段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 1L/min后,繼續灌注30min,可結束灌漿。
(2)當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流速大、注入量較大、灌漿壓力較低時,持續灌注的時間應適當延長。
6)特殊情況處理
灌漿段注入量大而難以結束時,應首先結合地勘或先導孔資料查明原因,根據具體情況,可選用下列措施處理:
(1)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
(2)灌注速凝漿液。
(3)灌注混合漿液或膏狀漿液。
7)質量檢查
帷幕灌漿檢查孔數量可按灌漿孔數的一定比例確定。單排孔帷幕時,檢查孔數量可為灌漿孔總數的10%左右,多排孔帷幕時,檢查孔的數量可按主排孔數10%左右。
帷幕灌漿的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 后進行,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鉆進,分段阻塞,分段壓水試驗,宜采用單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