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工程復習第一步需要精細學習教材知識點,這是基礎。看一下各章所占分值,就知道復習時重點把握哪些章,形式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比學習,就容易掌握重點;剔出重點后,再經過分析整理,拿下各章重難考點,就比較容易了。點擊聽課,進入備考>>
2k314010 給水排水廠站施工 p791、沉井的優點:占地面積小,不需要板樁圍護,挖土量小,對鄰近建筑影響小,操作簡單,無須特殊的專用設備。
2、沉井類型
(1)按橫截面形狀分:圓形(帶底梁、無底梁)、矩形(單孔、單排孔、多排孔)
(2)按豎向剖面形狀分:柱形、階梯形
3、沉井構造
沉井一般由井壁(側壁)、刃腳、凹槽、底梁等組成。
(1)井壁:沉井主要是靠井壁的自重來客服正面阻力和側面阻力而下沉的。井壁厚度主要取決于沉井大小、下沉速度、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以及沉井能在足夠的自重下順利下沉的條件來確定。井壁厚度一般為 0.4~1.2m 左右。
(2)刃腳:其主要功用是減少下沉阻力,刃腳內側的傾角一般為 40°~60°。刃腳的寬度取 100~300mm。當沉井濕封底時,刃腳高度取 1.5m 左右;干封底時,取 0.6m 左右。
(3)凹槽:防止滲水
(4)底梁:增加沉井在施工下沉階段和使用階段的整體剛度。
✪ 4、沉井制作
(1)平整場地:若場地土質松軟,應加鋪一層 300~500mm 厚的砂層。
(2)鋪設墊木:刃腳下應滿鋪墊木。長短相間,刃腳直線段垂直鋪設,圓弧部分徑向鋪設。
5、沉井下沉
(1)準備工作:當沉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大型沉井達到 100%、小型沉井達到 70%時,方能進行拆除承墊木工作,抽除刃腳下的墊木應分區、分組、依次、對稱、同步進行。
抽除次序:圓形沉井先抽一般承墊木后抽定位墊木;矩形沉井先抽隔墻下墊木,然后分組對稱抽除外墻短邊下墊木,再抽長墊木,最后同時抽除定位墊木。每抽出一根用砂、卵石或礫石填實。
(2)下沉方法:由于沉井深度較淺,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人工或風動工具挖土法、抓斗挖土法、水槍沖土法。
(3)排水開挖下沉:
穩定土層,滲水量不大(每平方米沉井面積滲水量小于 1m³/h)開挖必須對稱、均勻
1)一般土層
從中間挖向四周,每層挖 0.4~0.5m,刃腳處留 1~1.5m臺階
2)比較堅硬土層
在開始 5m 以內下沉時,要特別注意保持平面位置與垂直度正確,以免超沉,在距離設計標高 200 ㎜左右應停止取土,依靠沉井自重下沉到設計標高。下沉速度平均 0.5~1.0m/d。
(4)不排水開挖下沉
1)基本要求: a.井內挖土最深不應低于刃腳 2m;
b.盡量加大刃腳對土的壓力;
c.應保持井內水位高出井外水位 1~2m;
d.各井孔土面高差不得超過 500 ㎜;
e.沉井較深,井壁側面阻力大,一般需采取抓土、吸泥、射水交替或聯合作業;必要時還需①.降低井內水位 ②.井底放炮震壓 ③.井
頂壓重,才能沉至設計標高。
2)抓斗挖土下沉
3)水槍沖土下沉:適用于亞黏土、輕亞黏土、粉細砂土;水槍沖土系統包括:高壓水泵、供水管路、水槍等。吸泥系統包括:吸泥器、吸泥管、高壓水管、離心式高壓清水泵、空氣壓縮機等。
(5)沉井輔助措施
a.射水下沉
b.泥漿潤滑下沉:到設計標高后,泥漿套用水泥漿、水泥砂漿置換觸變泥漿(膨潤土)
c.壓重下沉
d.空氣幕下沉(在水中施工不受水深限制)
e.沉井加高
6、沉井封底:
8h 內累計下沉量不大于 10mm 或沉降率在允許范圍內才可封底。
沉井封底可分為排水封底和不排水封底兩種
(1)排水封底:水抽到井內基底面以下 0.3m。
封底一般先澆一層素混凝土墊層,達到 50%強度后澆筑上層鋼筋混凝土底板;對其養護,待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 70%后,停止抽水,逐個封堵。
(2)不排水封底:封底混凝土用導管法灌注或用推石灌漿法灌注,養護7~10d 后抽水再做上層。
7、水廠站內的混凝土水池:混凝池、沉淀池、過濾池、消毒池、清水池。
8、不設縫(變形縫)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清水池多用于小型水池,設縫水池多用于大中型水池。[page]9、施工縫的設置與施工程序
水池底板一次澆筑完成。底板與池壁的施工縫在池壁下八字以上 150~200mm 處,底板與柱的施工縫設在底板表面。
(1)墊層 ✪基坑開挖后,要對地基進行檢查驗收。(每個工作的第一步,檢查驗收)
(2)底板鋼筋混凝土
水池底板混凝土連續一次澆筑完成,設縫的底板要分層澆筑。
1)測量放線:當墊層混凝土的強度達到 1.2mpa 以后開始放線。
2)底板鋼筋安裝:綁好的關鍵是控制好上下層鋼筋的保護層,確保池壁與柱預留筋的準確位置。
3)底板混凝土澆筑:
底板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普通混凝土(吊斗澆筑機械振搗)坍落度50~70mm;摻用外加劑的泵送混凝土時,其坍落度不宜大于 150mm。
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澆筑應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澆筑 30min 后進行。
分層澆筑的話要保證間隔時間不超過初凝時間的要求。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適時覆蓋并灑水養護,時間不少于 14d。
(3)池壁鋼筋混凝土施工
1)施工縫鑿毛處理: 池壁根部混凝土強度達到 2.5mpa 時開始鑿毛。
2)池壁鋼筋綁扎:重點應控制好內外層鋼筋的凈尺寸,為此采用排架或板凳筋作法。
3)池壁模板的架設:池壁模板設計,應根據模板的支搭高度與澆筑方式,對模板的強度、剛度、穩定性進行計算。對正常厚度的池壁(池壁厚度:高度=1:12),模板一次支到頂板腋角以下 200~300mm 左右。
4)池壁混凝土澆筑
a.非泵送退凝土的坍落度不大于 80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
b.澆筑前施工縫應先鋪 15~20mm 厚的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
c.池壁較高,由下往上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 400mm;池壁又長又高,(分段推進)每段高差不超過 400mm。
d.每層混凝土的澆筑間歇時間不宜大于 1h。
e.用溜筒澆筑混凝土的落下高度(從溜嘴)不大于 2m。(大了就會離析)
(4)柱鋼筋混凝土施工
柱的施工時間應與水池池壁的施工時間同步進行。
柱體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根部混凝土(柱基以上 100-150mm),第二次澆筑到柱帽頂或梁底。
(5)頂板鋼筋混凝土施工
小型清水池頂板應一次澆筑完成,較大水池頂板應考慮防裂措施。
頂板混凝土施工準備工作中,最重要一點是對頂板鋼筋的保護,綁扎鋼筋時,要鋪設腳手板,禁止踩踏鋼筋。
頂板澆筑順序,應在較短的一側開始分條澆筑,先澆低處。
拆除時,應先上后下,逐層拆除,隨拆隨云,按指定地點堆放整齊。
10、水池滿水試驗的前提條件
(1)池體結構混凝土的抗壓、抗滲強度或砌體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現澆鋼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層、水池外部防腐層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
(3)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預應力或水泥砂漿保護層噴涂之前;
(4)磚砌水池的內外防水水泥砂漿完成之后;
(5)進水、出水、排空、溢流、連通管道的安裝及其穿墻關口的填塞已經完成;
(6)水池抗浮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
11、試驗程序:試驗準備→水池注水→水池內水位觀測→蒸發量測定(無蓋水池)→有關資料整理
12、構筑物滿水試驗要求
(1)注水:向池內注水分 3 次進行,每次注入為設計水深的 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過 2m/24h,相鄰兩次充水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 24h。每次注水后宜測讀 24h 的水位下降值。
(2)外觀觀測:對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縫以上,檢查底板的抗滲質量,當無明顯滲漏時,再繼續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在充水過程中,對池外觀進行檢查,滲水量過大時停止充水,進行處理。
(3)水位觀測:池內水位注水至設計水位 24h 以后,開始測讀水位測針的初讀數。測讀水位的末讀數與初讀數的時間間隔應不小于 24h。
(4)蒸發量的測定
有蓋水池的滿水試驗,對蒸發量可忽略。無蓋水池的滿水試驗的蒸發量,可設現場蒸發水箱。
13、滿水試驗標準
鋼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過 2l/(㎡•d);磚石砌體水池不得超過 3l/(㎡•d)。
14、排水管道多采用重力流的形式致使下游管線埋深較大。(給水管、自來水管是壓力流)
15、集水池主要起調節水量作用。
16、機器間
(1)泵站起重設備的額定起重量應根據最重吊運部件和吊具的總重量確定。
(2)起重量等于或小于 5t,主泵臺數少于 4 臺時,選用手動單梁起重機;起重量> 5t 時,選用電動單梁或雙梁起重機。
17、溢流井(或事故排除口)
溢流井的設置,是為了發生故障時,關閉進水閘。溢流井的設置,須取得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的同意。
18、污水泵站一般為全日運行;雨水泵站和合流泵站一般定時啟動或有需要時啟動。
19、給排水廠站:構筑物之間連接工藝管線應考慮柔性接口;根據運行介質考慮防腐、功能試驗標準。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科目單項選擇題20題,每題1分,共計20分;多項選擇題10題,每題2分,共計20分;案例分析題共80分,總計120分。大家根據233網校老師講課中的章節重難點指引,看最新教材進行預習,再來聽精講班老師解讀教材考點,聽課時就不會一頭霧水,思路會比較清晰,也容易掌握各個考點。點擊聽課,進入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