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二級建造師考試用書《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依據2019年版《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市政公用工程)》,在前版(2019版)基礎上進行修訂而成。教材整體修訂的變化幅度較小,約在10%左右。2020版二建市政實務新教材,字數555千字(2019版571千字),頁數為347頁(2019版357頁),字數和頁數均有減少。章、節目錄結構體系與2019版教材保持一致。整本教材內容變化以刪減為主,相關內容按照新的文件有改動,部分章節內容略有增加。
對于2020版市政實務教材的修訂情況,刪去的內容基本是不用去看,對考試基本沒有影響,注意以下新增或修訂的知識點即可。
1、調整“城鎮道路路面分類”的第(一)種分類,具體內容如下:
按路面結構類型分類,道路路面可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塊路面三大類。
瀝青路面:瀝青混合料、瀝青貫人式和瀝青表面處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士、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與鋼纖維混凝土。
瀝青混合料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路;瀝青貫人式與瀝青表面處治路面適用于中、輕交通道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路。
砌塊路面適用于支路、廣場、停車場、人行道與步行街。
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年) | |||
道路等級 | 路面結構類型 | ||
瀝青路面 | 水泥混凝土路面 | 砌塊路面 | |
快速路 | 15 | 30 | — |
主干路 | 15 | 30 | — |
次干路 | 15 | 20 | — |
支路 | 10 | 20 | 10(20) |
注:砌塊路面采用混凝土預制塊時,設計年限為10年;采用石材時,為20年。 |
考點分析:該變動點修訂后和一建市政教材相關內容保持一致,其中數字以及適用情況可作為選擇題考點準備,案例考核概率微小。
2、將“地鐵車站形式分類”由表格調整為文字描述
地鐵車站形式分類,可依據車站與地面相對位置、運營性質、結構橫斷面形式、站臺形式進行分類。
考點分析:該考點僅在2010年真題對第3種按結構橫斷面形式分類進行了多項選擇題的考核,可考性不高,內容簡單,稍加留意即可。
3、地下連續墻的相關內容有調整亦有新增內容
調整:地下連續墻導墻的主要作用有:基準作用、承重、存續泥漿。
新增:泥漿液面始終保持在導墻頂面以下20cm并高出地下水位1m,以穩定槽壁。
考點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是案例高頻考核章節,其基坑開挖工程涉及的支護、降水、監控等均是案例考核的常客,地下連續墻作為常用的基坑圍護結構體系之一,其變動的內容需引起特別關注。
4、調整“暗挖隧道內加固支護技術”其格柵安裝時架立允許偏差的數值
格柵架立縱向允許偏差增加至±50mm,橫向、高程允許偏差均增加至±30mm。
考點解析:微小調整,了解即可。
5、供熱管道按熱媒種類分類數字調整
高溫熱水熱網為t> 100C°,低溫熱水熱網數字調整為t≤100C°。
考點分析:該考點在2013年真題進行過案例分析考核,問按輸送熱媒和溫度劃分,背景資料中管道屬于什么類型的供熱管道?題點即為依據供回水溫度的數值判定其具體類型。
6、調整實名制管理范圍
進入施工現場的建設單位、承包單位、監理單位的項目管理人員及建筑工人均納入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范疇。
考點分析:實名制作為近年社會熱點,同時也是有關建設主管部門的管理重點之一,無論是作為考試人員還是執業相關人員均應知悉。
7、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增加幾處知識點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原先的5條增加至7條(案例補充題考點)
(2)優化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質量控制的措施,對混凝土坍落度作出了更具體的規定,“不宜大于180mm”。
(3)澆筑與振搗措施中增加了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5~ 30℃);增加了混凝土澆筑厚度的確定依據,并明確整體連續澆筑時厚度為300~500mm。
考點分析: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主要以案例分析題為主,近年未做考核,此次作為該科目新教材變動幅度較大的章節內容,在新增及修訂的考點里比較突出,尤其是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很適合出補充型案例分析題。
8、調整噴錨支護二次襯砌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1)坍落度調整為150 ~180mm
(2)仰拱混凝土可通行的強度要求進行了調整:強度達到5MPa后人員方可通行,達到設計文件規定強度的100%后車輛方可通行。
考點分析:噴錨支護施工變動較小,注意數字即可。
總的來說,2020版二建市政實務修訂情況以刪減為主、變動幅度較小,相關變動內容對2020年考試的影響并不大。希望各位考生對應本文所列的各考點,對修訂及新增的這些內容多留意幾分,畢竟這類考點,可考概率相對還是是比較大的,也比較明顯,易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