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進入全真模擬考場在線測試此套試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動評分 >> 在線做題
三、案例分析題(共4題,每題20分)
31、
背景: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積65000m2,地上28層,地下兩層。筏板基礎,地上剪力墻結構。某施工總承包單位中標施工總承包,中標價2.56億元人民幣。質量目標:合格,施工單位成立了項目部,并于2010年12月15 Et進場。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部進場后,對項目進行了總體施工部署,劃分了施工流水段,對分包單位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事件二:2010年6月15日,該工程進入雨期施工,施工至地上四層。項目部采取了相應的雨期施工措施。
問題:
1.事件一中,施工流水段的劃分主要原則有哪些?
2.事件一中,項目部應在施工部署中,明確分包單位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3.一般項目施工部署中,資源投入計劃主要有哪些?
4.事件二中,項目部應采取哪些鋼筋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32、
背景: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興建住宅樓工程。招標文件規定,工程為磚混結構,5層,工期265d,固定總價合同模式。至投標階段工程施工圖設計尚未全部完成。在此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中標價格為1350萬元。但是經雙方3輪艱苦談判,最終確定合同價為l200萬元,并據此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標過程中,某施工單位未到現場進行勘察,認為工程結構簡單并且對施工現場、周圍環境非常熟悉,另外考慮工期不到一年,市場材料價格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于是按照企業以往積累的經驗編制標書。
事件三:部分合同條款中規定:l.施工單位按照開發公司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施工單位不承擔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誤和費用增加責任。
2.開發公司向施工單位提供場地的工程地質和主要管線資料,供施工單位參考使用。
問題:
1.事件一中開發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事件二中施工單位承擔的風險是哪些?
3.事件三中合同條款有哪些不妥之處?說明正確做法。
33、
背景:
某工程整體2層地下室、主樓地上12層、裙房地上4層,鋼筋混凝土全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填充墻由小型空心砌塊砌筑。基礎為整體筏板,地下室外墻為整體剪力墻混凝土剛性防水,外加SBS卷材防水層。平整場地結束后.施工單位馬上進行了工程定位和測量放線,然后進行土方開挖工作。整個基坑采取大放坡開挖,土方開挖至設計要求時,項目總工程師組織監理進行基坑驗槽。經釬探檢查,發現基坑內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軟弱下臥層,項目總工召開現場會議,經協商決定采取灌漿補強,并按要求形成相關驗收記錄。
問題:
1.本工程測量定位及放線應檢查哪些內容?
2.本工程土方開挖時應檢查的內容?開挖后應檢查哪些內容?
3.施工單位對軟弱下臥層的處理程序是否得當,說明理由。
4.基坑驗槽的重點檢查部位是哪些?指出本案例中基坑驗槽做法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34、
背景: 北方某商業工程,建筑面積8000m2,施工單位為某施工總承包單位。框架結構,條
形基礎,地上4層,檐高18m。南側與原有鋼筋混凝土構筑物貼建,原有建筑物層高4m,屋面局部高低跨差1.2m。外墻采用雙排鋼管落地式腳手架,垂直運輸工具為塔吊。施工總承包單位組建了項目部組織實施。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南側外腳手架搭設高度達到6 m后,項目部組織了驗收,驗收原有建筑物屋面局部高低跨差處發現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一跨與立桿進行了固定;高低跨差1.2m;高跨處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高跨構筑物外邊線的距離800mm。要求作業班組整改。 事件二:腳手架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巡檢發現腳手架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是桿長的0.6倍,且超過500mm。
事件三:腳手架安裝掃地桿時,安全總監發現縱向掃地桿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固定在了緊靠縱向掃地桿上方的立桿上。安全總監及時進行了糾正。
問題:
1.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檢查和驗收階段還應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