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案例分析例題
背景:
北方某大學新校區工程建筑面積89010m2,由教學綜合樓、學生活動中心和餐廳三部分組成。現澆框架混凝土結構。學生活動中心為條形基礎,地上4層,首層階梯報告廳局部層高21m,模板支撐直接立在地基土上。由某施工總承包企業組織施工。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學生活動中心首層階梯報告廳頂板模板工程驗收時,監理工程師發現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問加設了一道水平拉桿;水平拉桿的端部與四周建筑物間隔100mm。監理工程師下達了整改通知。
事件二:餐廳首層頂板模板工程施工中,由于立桿間距過大,導致鋼管支架整體失穩。項目部及時采取了處理措施,避免了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問題:
1.模板設計的依據有哪些內容?模板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處?分別寫出正確做法。水平拉桿無處可頂時的措施有哪些?
3.事件二中,影響模板鋼管支架整體穩定性的主要因素還有哪些?
4.模板設計無要求時,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是什么?
參考答案:
1.(1)模板設計的依據有:
1)工程設計圖紙;
2)現場條件;
3)混凝土結構施工與驗收規范;
4)有關模板的技術規范。
(2)模板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
1)模板面;
2)支撐系統;
3)連接配件;
4)設計計算書;
5)安拆的具體要求等。
2·(1)不妥之處一: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加設了一道水平拉桿。
正確做法: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問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
不妥之處二:水平拉桿的端部與四周建筑物間隔100mm。
正確做法: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
(2)水平拉桿無處可頂時的措施是:
應于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
3.常見影響模板鋼管支架整體穩定性的主要因素還有:
(1)水平桿的步距;
(2)立桿的接長;
(3)連墻件的連接;
(4)扣件的緊固程度。
4.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是:
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