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模擬試卷及答案三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題干】各種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最大不宜超過( )km/h。
A.4
B.5
C.6
D.7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路基壓實。土質路基壓實原則:“先輕后重、先靜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輪跡重疊。”壓路機最快速度不宜超過4km/h。
2.【題干】我國城市燃氣管道按輸氣壓力來分,次高壓A燃氣管道壓力為( )。
A.0.4MPa
B.0.8MPa
C.1.6MPa
D.2.5MPa
【答案】B
【解析】我國城市燃氣管道按輸氣壓力來分,次高壓A燃氣管道壓力為0.8MPa
3.【題干】以集散交通的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的城鎮道路是( )。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道路的主要作用。次干路應與主干路結合組成干路網,以集散交通的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主干路應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以交通功能為主。支路宜與次干路和居住區、工業區、交通設施等內部道路相連接,以解決局部地區交通、服務功能為主。
4.【題干】涵洞完成后,當涵洞砌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時,方可進行回填土。
A.60%
B.70%
C.75%
D.80%
【答案】C
【解析】涵洞完成后,當涵洞砌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回填土。
5.【題干】瀝青混合料按結構劃分的內容不包括( )。
A.懸浮—密實結構
B.骨架—空隙結構
C.骨架—密實結構
D.懸浮—空隙結構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瀝青混合料按結構劃分的內容。瀝青混合料按結構可分為三類:(1)懸浮—密實結構;(2)骨架—空隙結構;(3)骨架—密實結構。
6.【題干】在給水處理工藝中,消毒后設置清水池的目的,一是調節處理水量,二是要滿足( )。
A.消毒劑與清水的接觸時間不低于30min
B.混凝劑繼續反應,接觸時間不小于30min
C.消毒劑與清水的接觸時間不低于60min
D.懸浮物質在池中進一步沉淀,沉淀時間不少于30min
【答案】A
【解析】在給水處理工藝中,消毒后設置清水池,作為水量調節構筑物,同時要滿足消毒劑與清水的接觸時間不低于30min。
7.【題干】泥漿護壁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 )m以上,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A.0.5
B.0.8
C.1.0
D.1.2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泥漿護壁成孔。泥漿護壁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8.【題干】梁、板落位時,梁、板的順橋向位置,一般以( )為準。
A.活動端
B.固定端
C.兩端面與蓋梁間距相等,
D.活動端端面對齊
【答案】B
【解析】梁、板落位時,梁、板的順橋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為準。
9.【題干】盾構法施工隧道應有足夠的埋深,覆土深度宜不小于( )m。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盾構法的適用條件。盾構法施工隧道應有足夠的埋深,覆土深度宜不小于6m。地面上必須有修建用于盾構進出洞和出土進料的工作井位置。
10.【題干】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建設,應堅持( )。
A.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
B.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異步建設
C.先地上、后地下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
D.先地上、后地下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異步建設
【答案】A
【解析】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建設,應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同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