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整平飾面
振實作業完成后,首先使用滾桿提漿整平。整平時,第一遍應短距離緩慢一進一退拖滾或推滾,以后應較長距離勻速拖滾2遍,并將水泥漿始終趕在前方。
滾桿整平后,使用抹面機壓漿整平飾面。抹面機應往返2—3遍壓漿并整平抹面。抹面完成后,最后用抹刀將抹面留下的痕跡抹平,再用3M刮尺,縱橫各一遍精平飾面。使得混凝土面板表面無任何抹面印痕,平整度達到規定要求。此時不要超過鋪筑完畢允許最長時間。
6、抗滑構造施工
可采用拉毛與拉槽的方法制作抗滑構造,并應在整平飾面后適時進行。二級及以下公路抗滑構造深度,一般路段2—4MM,彎道等特殊路段3—5MM.
7、養生與交通管制
整平飾面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生。一般采用濕法養生,即在混凝土表面全面覆蓋保濕養生膜、土工布、麻袋、草袋等,并每天均勻灑水數次,使覆蓋物底部始終保持潮濕狀態。
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上時結束養生,一般為14—21天,熱天不少于14天,冷天不少于21天。前7天混凝土強度增長最快,應特別注意加強養生。
養生期間和填縫前嚴禁車輛和行人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后(約3天),方可準許行人通行。
8、拆模
混凝土的立方體試件強度達到8Mpa以上時,應及時拆模。砼成型后至拆模的時間稱為允許拆模時間,可參考以下規定:當晝夜平均溫度分別為5、10、15、20、25、30度時,相應的參考切縫時間分別為:72、48、36、30、24、18小時。
9、接縫施工
①縮縫施工:橫向縮縫宜等距離布置,一般采用5米板長,不宜采用不等間距縮縫,不得不調整板長時,最大板長宜不大于5.5米,最小板長不宜小于板寬。縮縫的施工優先采用切縫的方法,切縫時間以鋸片磨耗小、縫邊不發生碎裂崩邊為準。當晝夜平均溫度分別為5、10、15、20、25、30度時,相應的參考切縫時間分別為:45—50、30—45、22—26、18—21、15—18、13—15小時。切縫時間控制不好容易產生早期裂縫。切縫深度1/3—1/4板厚。
②縱向施工縫:當一次攤鋪寬度小于路面總寬度時,設縱向施工縫。位置宜與車道線一致,構造采用平縫加拉桿型。施工時,應在振實過程中從側模預留孔中扶正插入拉桿。拉桿在路面硬化前,禁止碰撞和松動。
③橫向施工縫:橫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加拉桿型。澆筑端頭施工縫拌合物時,先澆一層到傳力桿高度以上,安放傳力桿并固定好,檢查傳力桿的位置符合要求后,再澆上一層,并用振搗棒仔細搗實。
④脹縫:在攤鋪至脹縫位置前方1—2M處時,將脹縫支架準確定位錨固,攤鋪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振搗棒振實脹縫兩側的拌合物。脹縫板應連續貫通整個路面寬度,鋼筋支架兩側應比攤鋪寬度各短3CM,脹縫板的高度應保證密封槽的尺寸符合要求,密封槽先采用木條嵌填,嵌入的木條和脹縫板暫時連成一體,填縫時再取出。
現在我市大多數農村公路砼路面施工用泡沫板代替脹縫板,不符合規范要求,起不到脹縫板的作用。路面通車后,泡沫板受到外力的作用,全部會破碎、脫落,在脹縫處形成一條斷縫,對路面造成損害。在今后砼路施工中不得用泡沫板代替脹縫板。
⑤填縫:混凝土板養生期滿后,應及時采用專用填縫料填縫。清理縫隙后,用專用工具將襯墊材料嵌入到規定的深度,嵌入襯墊材料后,縮縫和施工縫的密封槽的深寬比為1—2,脹縫為1.
10、防止早期裂縫
①盡量減少單位水泥用量;
②減少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③混凝土澆筑時一般宜在氣溫30度以下進行;
④高溫時,對拌合物采取下列降溫措施:對砂石料堆加遮陽篷;抽用地下冷水拌和;使用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的干燥集料時,應充分灑水潤濕;在每日氣溫最高和日照最強烈的時候遮陽施工;并加快各施工環節的銜接,盡量縮短各環節所耗時間;
⑤基層頂面在砼攤鋪前要充分灑水潤濕;
⑥可通過加鋪一層塑料薄膜以減弱基層頂面的摩擦力;
⑦控制好切縫的時間,不能過遲。為防止切縫時出現早期裂縫,可采用跳倉切的方法,即先每隔1~2條縫切一條,然后再切余下的縮縫。也可通過壓縫的方法進行控制。高溫施工時,應比常溫施工適當提前切縫時間;
⑧砼表面修整過程中,要避免日光直射,防止砼溫度上升很大或表面干燥;
⑨砼成型后應及時養生,養生應保證砼表面受到全面覆蓋,并始終保持潮濕。
⑩在刮風天氣施工時,要加快施工速度,加強養生措施。當風力達到6級以上時,必須停止施工。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大二級建造師網校 二級建造師免費題庫 二級建造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