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問:【XXX單位在施工中的做法是否合理】?
通常這類題目會以改錯的方式出題,背景描述好各個單位的行為,讓考生們判斷該單位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或者是合同的約定。
(1)建設單位。合理發包,申請施工許可證、委托監理、提交圖紙審查、提供有關資料并且保證資料完整準確、提供施工場地、組織竣工驗收。只要有一項不是建設單位干的,那么就是不合理之處。
(2)施工單位。按照自己的資質等級承攬項目、依法分包、確立現場項目負責和項目技術負責人、按圖施工、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檢(不論誰提供)、對工程進行修復和履行質量保修責任。以上的責任可以結合索賠出題。
(3)監理單位。在資質等級范圍內執行監理工作,依照的標準是國家規范、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施工合同。沒有監理的簽字,不能進入下道工序,不能安裝材料和設備,沒有總監的簽字,不能進行工程驗收和撥付工程款。
2.提問:【工程竣工驗收的條件】?
(1)完成合同的各項約定內容(合約履行完畢)。
(2)提交了工程竣工報告,并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字。
(3)勘察、設計、監理方均簽字認可。
(4)技術檔案和施工資料完整(各資料都需要有責任方的簽字)。
(5)材料、設備、構件的進場檢驗資料完整。
(6)施工單位簽訂的質量保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