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鋼鐵廠焦炭買入套期保值
鋼鐵廠作為焦炭的買方,總希望自己能買到最為便宜的原料,使得成本最優化。如果焦炭價格不斷上漲,鋼鐵廠的采購成本將不斷上升,企業為了保證利潤,只能提價,但這又影響了鋼鐵的銷售。因此,鋼鐵廠可以在中遠期市場上做買入套期保值,規避焦炭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風險損失。一般而言,這些鋼鐵廠在焦炭中遠期市場上采用買入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示意圖假定某鋼鐵廠在8月1日發現,當時的焦炭現貨價格為2300元/噸,市場價格有反彈的跡象,預計到9月1日企業的庫存已經降至低點,需要補庫1000噸。由于前期焦炭收購價較高,鋼鐵利潤越來越薄,使得多數鋼鐵廠減少了煉鋼量,相應焦炭供給量也會減少。而同期各鋼鐵廠的庫存較低,企業擔心到9月份焦炭價格出現上漲。此時焦炭期貨市場9月合約報價2300元/噸,該企業在8月1日以2300元/噸的價格買入1000噸9月焦炭中遠期合約。
9月1日焦炭中遠期、現貨市場價格均出現上揚,并且中遠期市場的漲幅大于現貨市場,此時現貨報價2800元/噸,中遠期市場9月合約報價漲至2900元/噸。該企業在現貨市場買入了1000噸焦炭,采購價格為2800元/噸,同時在中遠期市場以2900元/噸的價格賣出1000噸9月合約平倉。
鋼鐵廠的套期保值效果(不考慮手續費等交易成本)
盈虧變化狀況=期貨盈虧變化+現貨盈虧變化=60-50=10萬元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該企業在中遠期市場進行的是先買后賣的買入套期保值操作。
第二,在該案例中,基差擴大,從0元轉為—100元,作為企業的買入套期保值操作,由于期貨贏利大于現貨虧損,保值者得到了完全的保護。(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第三,鋼鐵廠通過在中遠期交易市場買入套期保值,用中遠期交易市場的60萬元盈利彌補了現貨市場50萬元的虧損。如果該企業不在中遠期市場做套期保值,當現貨價格下跌時,雖然可以使企業采購價格降低,但是一旦價格上漲,該企業將蒙受較大的損失,采購成本提高。因此鋼鐵廠的買入套期保值穩妥地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而采購成本的鎖定是企業經營的關鍵所在。
案例二:焦化廠焦炭賣出套期保值
焦炭生產企業最擔心其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導致利潤受損。因此企業通常采用賣出焦炭中遠期的方式來規避價格風險。
假定在2007年6月11日,某地一級冶金焦現貨價格為2200元/噸,當地某焦化廠每月產焦炭2000噸。由于焦炭價格已處于歷史高價區,該焦化廠擔心未來數月焦炭銷售價格可能難以維持高位。為了規避后期現貨價格下跌的風險,該廠決定在焦炭中遠期交易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當日,9月一級冶金焦中遠期合約價格在2500元/噸附近波動,該廠當天即以2500元/噸賣出2000噸,對9月一級冶金焦中遠期合約進行套期保值。 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正如焦化廠所料,隨著煉焦煤廠加快煉焦煤生產速度和焦炭的大量上市,焦炭價格開始下滑。7月11日焦炭中遠期0709合約和現貨市場價均跌到2000元/噸,此時該廠在現貨市場上以2000元/噸的價格拋售了2000噸焦炭,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2000元/噸的價格買入2000噸9月一級冶金焦合約平倉。雖然現貨價格出現了下跌,焦化廠的銷售價格降低,但由于該廠已經在期貨市場進行了套期保值,企業的銷售利潤在焦炭價格下跌中受到了保護。
焦化廠的套期保值效果(不考慮手續費等交易成本)
中遠期盈虧變化=(2500-2000)×2000噸=100萬元
現貨盈虧變化=(2000-2200) ×2000噸=-40萬元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一筆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拋售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
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后買,因此該案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
第三,該焦化廠的套期保值操作是在基差走強的過程中發生的,對賣出套期保值操作非常有利,基差從6月11日的—300元/噸變為7月11日的0元/噸,價差縮小,賣方套期保值操作結果是贏利大于虧損,保值者得到了完全的保護。(基差=現貨價格-中遠期價格)
雖然焦炭現貨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給企業帶來了不利影響,其最終銷售價格只有2000元/噸,同6月11日的2200元/噸的售價相比,降低了200元/噸,導致了該廠在現貨市場上少盈利40萬元,但由于在期貨市場采取了套期保值操作,在價差縮小的情況下,在期貨市場的賣出套期保值頭寸給該廠帶來巨大贏利。該企業除了有效規避了現貨市場的下跌風險外,還額外獲利60萬元。
雖然,通過中遠期市場的套期保值操作對現貨市場的保護程度取決于基差的變化情況,但需要強調的是,賣出套期保值的關鍵在于銷售利潤的鎖定。這是一種平穩的運作。企業在計算完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之后,可以完全通過中遠期市場的套期保值操作決定自己未來的銷售利潤,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要額外賺多少錢,而在于在價格下跌中實現自我保護。如果企業沒有參與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現貨價格走低,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因此,賣出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價格變動的風險,鎖定了未來的銷售利潤。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
2010年期貨從業輔導課程全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