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匯率用來表明一個國家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 )。
A、條件
B、比率
C、價格
D、價值
32.
決定匯率是否頻繁與劇烈波動的直接因素是( )。
A、物價水平
B、國際收支
C、政治環境
D、匯率制度
33.
以本幣表示外幣的價格的標價方法是( )。
A、直接標價法
B、間接標價法
C、美元標價法
D、英鎊標價法
34.
下列關于移動平均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價位在移動平均線之下運動,突然暴跌,但距離移動平均線非常遠,極有可能再趨向移動平均線,這是買進時機
B、移動平均線從上升趨勢轉為水平,價格從上向下突破移動平均線,是賣出時機
C、價格在移動平均線之下運動,回升時未超越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已由水平轉為下移的趨勢,是賣出時機
D、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水平,且開始向上抬頭,而價位從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時,是賣出時機
35.
現實中套期保值操作的效果更可能是( )。
A、兩個市場均贏利
B、兩個市場均虧損
C、兩個市場盈虧在一定程度上相抵
D、兩個市場盈虧完全相抵
36.
美式看跌期權的有效期越長,其價值就會( )。
A、減少
B、增加
C、不變
D、趨于零
37.
程序化交易起源于( )。
A、20世紀6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38.
某大豆種植者在4月份開始種植大豆,并預計在11月份將收獲的大豆在市場上出售,預期大豆產量為70噸。為規避大豆價格波動的風險,該種植者決定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正確的做法應是( )。
A、買入70噸11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貨合約
B、賣出70噸11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貨合約
C、買入70噸4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貨合約
D、賣出70噸4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貨合約
39.
( )通常是根據技術分析指標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期貨價格走勢變化的研究發現趨勢,通過價格波動特征觸發交易信號。
A、價值發現型交易系統
B、趨勢追逐型交易系統
C、高頻交易型交易系統
D、低延遲套利型交易系統
40.
在利率期貨交易中,當同一市場、同一品種、不同交割月份合約間存在著過大或過小的價差關系時,就存在著( )的潛在機會。
A、跨期套利
B、跨市套利
C、跨月套利
D、跨品種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