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考題】(2009年試卷二第12題)關于假釋,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系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釋考驗期內再犯新罪,也不構成累犯
B.乙系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對乙不能假釋
C.丙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緩刑考驗期滿后,發現丙在緩刑考驗期內的第七個月犯有搶劫罪,應當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九年。丙服刑六年時,因有悔罪表現而被裁定假釋
D.丁犯搶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數罪并罰后,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對丁可以假釋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假釋的認定。
1.累犯的成立要求行為人在前罪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內再犯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故意犯罪。甲在假釋考驗期限內再犯新罪,前罪尚未執行完畢,不可能成立累犯。A選項說法正確。
2.不得假釋的犯罪分子僅限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包括因為上述犯罪被判處死緩但死緩考驗期結束之后減為無期徒刑或者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該規定與是否屬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沒有關系。所以,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符合累犯條件的,當然可以假釋。B選項說法錯誤。
注意:刑法中強調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性質的是特殊累犯的成立,即只要前后罪都是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后罪是在前罪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實施即可成立累犯。所以不要把累犯的成立條件與不得假釋的條件混淆。
3.丙在服刑六年后可以假釋:九年有期徒刑已經執行過半;丙有悔罪表現;丙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罪,不屬于累犯,也不是暴力性犯罪。C選項說法正確。
4.對丁可以假釋:不是累犯;也沒有因為搶劫犯罪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D選項說法正確。
本題正確答案為B.
司考試題:司法考試卷一真題解析 卷二真題解析 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真題解析 模考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