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項選擇題(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每題2分共10分)
51、目前由于大氣污染嚴重,有些廠家把新鮮的空氣作為商品來銷售,新鮮空氣成為商品的原因有( )。
A.新鮮空氣對人們有使用價值
B.在包裝新鮮空氣的過程中消耗了工人的勞動
C.廠家包裝的新鮮空氣以交換為最終目的
D.新鮮空氣不經過廠家包裝人們就無法獲得
52、劉某22歲,為待業人員。根據我國憲法規定,關于劉某的權利義務,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無需承擔納稅義務
C.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
D.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53、根據選舉法的規定,下列人員中不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有( )。
A.間歇性精神病患者
B.未成年人
C.被判處無期徒刑的
D.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三年的
54、下列各選項中,屬于集體合同應當涉及的條款有( )。
A.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B.補充保險和福利、勞動安全與衛生
C.變更、解除、終結集體合同的程序
D.集體合同的期限和違背集體合同的責任
55、2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強調春耕的大忙時節,重點是( )。
A.防災減災抓好小麥的田間管理
B.壓實責任落實春播面積
C.做好農資農機服務保障
D.抓好蔬菜等“菜籃子”產品供應
四、公文改錯(1題,共10分)
56、下文至少存在5處嚴重錯誤,請指出錯誤之處并予以修正。
《關于舉辦三八婦女節活動的通知》
根據公司工會2023年度組織文化活動計劃,擬組織開展慶三八婦女節活動。具體安排如下:一、活動時間地點:3月8日下午13:00,五樓大會議室
二、參加人員:公司下屬所有女職工
三、活動項目:鮮花贈佳人,溫馨抒情懷。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它受詩、書、繪畫、文學等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滋養,具有深厚的藝術底蘊、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審美情趣,是東方插花藝術的代表?;顒迎h節涉及:插花知識講座、購買鮮花注意事項及日常保養、插花技巧及示范、學員互動等。
請以部門/子公司為單位,將報名表發至辦公室。
辦公室2023.2.23
①:公文標題不需要加書名號,刪掉即可。
②:公文需明確主送對象,添加“各部門、子公司:”,確保通知傳達范圍清晰,避免執行主體模糊。
③:“公司下屬所有女職工”易生歧義,且與結尾句沖突,應改成“公司所有女職工均可報名參加”。
④:“活動項目:鮮花贈佳人,溫馨抒情懷。”容易產生誤解。大段插花藝術的表述,喧賓奪主。活動項目和環節,條理不清。應改成“三、活動項目:插花知識講座?;顒迎h節涉及:購買鮮花注意事項及日常保養、插花技巧示范、學員互動等?!?/span>
⑤:尾段中,分隔號“/”用法錯誤,應改成“或”;缺少報名截止時間,應在兩句之間,插入“請于X月XX日XX時前”,缺少郵箱,應改為“將報名表發至辦公室XX郵箱”。
⑥:“報名表”應作為附件同時下發。需添加附件說明“附件:報名登記表”。
⑦:成文日期,書寫格式不規范,原“2023.2.23”為非正式日期格式,應改為“2023年2月23日”,符合《黨政機關公文格式》中日期的規范寫法(全稱+漢字)。
五、材料寫作題(1題,共30分)材料:
習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庇⑿塾谥腥A民族而言,就如同一顆顆明星,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習總書記想借這句話號召全國人民把英雄作為真正要追的明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流量明星,真正的明星是能起到榜樣的作用,是能號召全國人民一起奮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的楷模人物毛相林,歷經13年探索出“三色”經濟,告訴我們接續奮斗久久為功的道理;鐘南山院士逆行前往武漢,從科學的角度剖析疫情防控,帶動了一大批醫務工作者戮力同心,更說明了科學至上的重要性,他們都是人民的英雄。而在抗擊疫情志愿活動中,無論嚴冬還是酷暑,核酸檢測點、小區值守處總能看到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們的身影;在社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他們不辭辛苦、顧全大局,為了大家的環境,他們經常在道路上、樓院里撿拾垃圾、勸導不文明行為,成了生活中“最接地氣”的英雄。
英雄不問出處,就在大家的身邊。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傳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57、要求:根據上述材料,請圍繞“英雄精神”,結合自身情況構思一篇作文。自找角度,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義范圍,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30分)
英雄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守。毛相林扎根重慶巫山縣偏遠山村,用13年時間在懸崖峭壁上鑿出“天路”,帶領村民種臍橙、搞旅游,探索出“三色”經濟之路。這條路上,有他磨破的手掌、曬黑的脊梁,更有“改變全村命運”的執著。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久久為功”的韌勁,讓“脫貧”從夢想變成現實。這種堅守,正是英雄精神的底色——不追求瞬間的光芒,而是以歲月為筆,在貧瘠的土地上書寫奇跡。正如習總書記所言,“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英雄從不是天生的標簽,而是在日復一日的付出中淬煉出的品格。
英雄精神,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84歲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奔赴武漢,一句“人傳人”的警示劃破迷霧,為抗疫爭取了關鍵時間。他并非超人,卻在危難時刻選擇“逆行”,用專業與勇氣筑牢防線。這種擔當,不分年齡與職業:抗疫中,護士們剪掉長發、臉上勒出傷痕,志愿者們寒風中堅守崗位、傳遞物資,他們或許只是普通人,卻在“需要”二字面前放下小我,成為守護他人的光。英雄精神從來不是孤膽英雄的獨奏,而是千萬人并肩作戰的合唱,是“我不上誰上”的挺身而出,是“舍我其誰”的責任自覺。
英雄精神,更藏在“于細微處見精神”的平凡里。社區工作者每天穿梭于樓棟之間,調解矛盾、清理垃圾,用瑣碎的付出維系著城市的溫度;支教老師扎根山區,用知識為孩子打開窗,讓希望跨越山海;快遞小哥冒雨送貨,只為準時將包裹送到客戶手中……他們沒有聚光燈的照耀,卻在各自的崗位上踐行著“做好一件事”的本分。正如材料中所言,這些“最接地氣”的英雄,用彎腰撿拾垃圾的動作、勸導文明的話語,詮釋著“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英雄精神并非一定要波瀾壯闊,有時,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及時的援手,就是對英雄精神最生動的注解。
站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或許成不了毛相林、鐘南山那樣的“明星”,但可以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在學習中克服惰性,是對成長的擔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對責任的堅守;在社會中傳遞善意,是對他人的溫暖。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平凡的“微光”匯聚起來,便能照亮民族復興的征途。
英雄從未遠去,他們是歷史長河中不滅的燈塔,更是我們身邊可感可知的榜樣。當我們以英雄為鏡,以精神為舵,便會明白:追真正的“星”,不是仰望遙不可及的幻影,而是讓自己成為光——這,才是對英雄精神最好的傳承,也是對這個時代最有力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