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考情
分值:第十一章分值穩定在 6-8分,近三年考題中,單選題約4-5道,多選題1-2道,題型以案例分析為主,重點考查學校社會工作的理論、方法及實務應用。
難度:難度系數為★★。該章節需要考生對學校社會工作的功能、內容、方法等有較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和應用。
章節名稱 | 學習難度 | 重要性 |
學校社會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議學習時長 | |
6-8分 | 2.5H |
考點精析
考點一:滿足全體學生發展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1、學校社會工作對引導和培養學生價值觀的介入
(1)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介入
(1)培養學生建立并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2)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良性競爭的能力;
3、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的介入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熱愛勞動的品質;(2)培養學生家務勞動習慣和家務勞動能力;
4、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科學抉擇能力與生涯規劃能力的介入
(1)幫助學生學會科學抉擇;(2)幫助學生培養生涯規劃能力。
5、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行動力的介入
(1)引導學生主動領受任務;(2)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3)訓練動手操作能力;(4)培養冒險精神。
6、學校社會工作對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介入
(1)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在特定領域實現預期的結果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念。
(2)對于學生來說,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學生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對自己能否完成學習及其他任務的自信程度。
【2024年真題示例】
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南發現,很多高中學生選科時非常迷茫。為此,小南計劃開展系列服務,幫助高中學生提升科學抉擇能力。服務過程中,小南首先應()
A.開展系列宣傳,幫助學生學習科學抉擇的程序
B.開展主題班會,協助學生澄清科學抉擇的理念
C.開展主題小組,訓練學生進行科學抉擇的技巧
D.設計模擬情境,邀請學生討論各種選擇的優劣
首先,幫助學生澄清科學抉擇的理念。幫助學生認識到任何一種抉擇都是對得與失的思考和選擇,例如選擇文科就意味著放棄理科,選擇加入足球隊可能就得放棄籃球隊。其次,學習掌握科學評估的程序。了解候選項的具體情況,澄清自己的資源優勢與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抉擇。最后,通過主題小組的活動設計對學生進行科學抉擇的訓練。按照上述的程序,通過設計模擬情境,讓學生分組討論選擇項的特點及要求,達成共識,通過自我探索、互相回饋等方法進行自我評估,清需要,慎重選擇。
排序題,題干問的是首先,故本題只能選擇B選項。
考點二:滿足困境學生改善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1、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心理困境的介入
(1)認知障礙;(2)情緒困擾;(3)意志力薄弱;(4)人格障礙;(5)網絡成癮。
2、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學業困境的介入
(1)學生個人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校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家庭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社區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人際關系困境的介入
(1)親子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朋輩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師生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偏差行為困境的介入
(1)學生的違法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生的違紀、失德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生的失儀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5、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1)提供情感支持;(2)發展支持系統;(3)鏈接社會資源;
6、學校社會工作對留守兒童的服務介入
7、學校社會工作父母和教師的增能服務
【2023年真題示例】
1、高二學生小麗的父母對她期待較高,希望她每次考試都能在班上排名前十。在父母的影響下。小麗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雖然她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但一直很焦慮。怕被別人超越,更擔心考不好被父母責備。小麗面臨的主要是( )困境。
A.學業
B.人際關系
C.心理
D.偏差行為
考點三: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偏差行為困境的介入
(1)學生的違法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生的違紀、失德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這些有違法、違紀、失德行為的學生往往被標簽為"問題學生社會工作反對"標簽化"。
(3)學生的失儀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024年真題示例】
1、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聯席會議中,社會工作者小胡提醒老師們不能把有違紀和失德行為的學生一概定性為“問題學生”。小胡的上述提醒,依據的是學校社會工作中的()。
A.認知隆論
B.增能理論
C.標簽理論
D.行為理論
考點四:學校社會工作方法與技巧舉要
學校社會工作方法與技巧舉要 | 主要內容 |
系統脫敏——幫助學生克服考試恐懼情緒 | (1)放松訓練;深呼吸和肌肉纖維放松可以帶來情緒的放松。 |
行為契約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1)確定目標行為;(2)商定獎懲清單; (3)書寫行為契約;(4)簽字承諾;(5)填寫“執行記錄表”。 |
拍賣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 (1)理論支持:認知理論;(2)物資準備;(3)活動規則; (4)實施活動;(5)討論分享;(6)社工總結。 |
做名片——幫助低自我概念的學生提升自信 | (1)物資準備;(2)活動規則講解;(3)創作進行時; (4)展示名片;(5)分享討論;(6)總結回饋。 |
小背摔 | (1)理論支持:體驗學習理論;(2)評估需求;(3)介入轉化。 |
【2024年真題示例】
1、針對學生上課亂說話、拖延作業等問題,學校社會工作者擬運用行為契約法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下列內容中,適合作為初次契約目標的是()。
A.保證作業正確
B.超前完成預習
C.按時完成作業
D.保證學習不偏科
考點五:社區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運用于創新
社區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運用于創新 | 主要內容 |
初級介入:面向全員——營造友善環境 | (1)友善校園環境營造;(2)友善社區營造;(3)友善家庭營造。 |
二級介入:面對高關懷人群——避免復發、消除可能性 | (1)服務對象主要是高風險高關懷人群 (2)介入策略;開設主題小組,特殊組員進行個案輔導。 |
三級介入:欺凌事件發生后,針對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 (1)服務被欺凌者危機介入;(2)服務欺凌者;(3)服務情境中人;(4)服務特殊情境的人——老師。 |
【2024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李踐行“校家社”聯動理念,開展學校社會工作,從初級介入的角度預防校園欺凌。根據初級介入的要求,小李適宜的做法有()
A.通過戲劇表演、演講競賽等活動營造友善校園
B.用小組方法為有欺凌經歷的學生提供心理支持
C.通過社區宣傳、社區教育等方式營造友善社區
D.運用個案工作的方法引導老師形成正確的認知
E.通過語言表達及行為訓練改善學生的家庭關系
(1)友善校園營造。
(2)友善社區營造。
(3)友善家庭營造。
通過以上“家校社”聯動,營造人人以欺凌為恥、以友善為榮的文化氛圍,從而杜絕校園欺凌。故選ACE。
考點六:小組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運用與創新
小組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運用與創新 | 主要內容 |
主題班會 | (1)掌握服務對象基本情況;(2)商定班會主題;(3)制訂班會活動策劃書;(4)實施班會活動;(5)活動評估。 |
社工課堂 | (1)基礎調研;(2)確定課程主題;(3)課程設計;(4)體驗式學習;(5)運用小組工作評估方法評估教學效果與服務成效。 |
家長互助會 | (1)選擇試點班級;(2)積極與家長溝通,建立“家長互助會”;(3)幫助家長互助會建立互助網絡,培養“當地領袖”;(4)舉辦家長互助會經驗分享與研討會;(5)協助學校完善家長學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
【2023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唐擬開展“認識情緒”主題班會,運用講授、角色扮演等方法協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處理情緒問題。根據主題班會的工作流程,在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并與班主任溝通確定主題后,小唐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A.準備班會需要的物資資料
B.設計班會的活動策劃書
C.熟練掌握班會的活動環節
D.開展班會的滿意度評估
(1)掌握服務對象基本情況,觀察并了解需求,合理清晰界定問題,作出專業需求評估和清晰的問題界定。
(2) 在上述觀察發現的基礎上與校方進行深度溝通,商定班會主題。主要與德主任、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并與班主任一起商議確定班會主題。
(3 )設計具體可行的班會活動策劃書。與校方負責人、班主任、機構督導共同修改商議活動方案。并以社會工作的理論、模式、方法、技巧為基礎,在活動(游戲)環節中帶入社會工作的理念,讓服務對象能夠真正地在活動中有正向的體驗和思考,這也是在班會活動中體現社會工作專業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B正確】
(4) 實施班會活動。在班會活動實施前社會工作者應對相關的物資、人員、時間等因素進行提前確認。帶領班會活動的社會工作者需有良好的身心狀態,應熟練掌握班會活動環節,并與協助人員做好溝通,對活動中的一些意外情況進行及時恰當的處理。
(5)活動評估。無論是單次班會活動還是系列班會活動,都可以通過問卷的形式對服務對象、老師進行活動滿意度評估、意見和建議收集工作,對于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引起重視,及時與學校方面、機構督導進行商議和解決。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領取更多備考干貨>>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zlj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