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察法
觀察是直接認知被評價者的最好方法。它適用于在教學中評價那些不易量化的行為表現(xiàn)(如興趣、愛好、態(tài)度、習慣、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績(如興趣、繪畫、體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
(二)測驗法
測驗主要以筆試進行,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
1.測驗的質量指標
主要有信度、效度、難度與區(qū)分度。
(1)信度
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個測驗在反復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結果,那么這個測驗的信度就較高,否則,信度則較低。影響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測驗的長度,測驗的時間,受
試者的身心狀態(tài),測驗的指導語不清,評分標準不一等。
(2)效度
效度是指測驗達到測驗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測出了它所要測出的東西。一個測驗的效度總是對一定的測驗目標而言的,故不能離開特定的目標籠統(tǒng)地判斷這個測驗是否有效度。
(3)難度
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試題過難或過易都不能準確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所以,一張試卷總的來說難易要適中,但它的試題既要有較難的題,又要有較易的題,做到難度適中。
(4)區(qū)分度
區(qū)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qū)分的程度,即具有區(qū)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區(qū)分度與難度有關,只有在試卷中包含有不同難度的試題,才能提高區(qū)分度,拉開考生得分的差距。
2.測驗的種類
常用的測驗有:論文式測驗、客觀性測驗、問題情境測驗和標準化測驗。
(1)論文式測驗
它是通過出少量的論述題要求學生系統(tǒng)回答以測定他們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它的優(yōu)點是能夠有效測定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來分析和認識問題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缺點,主要是閱卷任務重,評分缺乏客觀性,易受評卷者主觀因素影響,故也稱主觀性測驗。
(2)客觀性測驗
它是通過出一系列客觀性試題要求學生回答來測定他們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它的優(yōu)點是取樣廣泛,命題的知識覆蓋面大,答案明確,不易受評卷人主觀態(tài)度的影響,能有效地測出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但亦有缺點,如編制測驗試卷任務繁重,難以測定受試者的能力。
(3)問題情境測驗
它是通過設計出一種問題情境或提供一定條件要求學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務的作業(yè)來測定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測驗。它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測定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但其知識覆蓋面窄。
(4)標準化測驗
它是一種具有統(tǒng)一標準、對誤差做了嚴格控制的測驗。標準化測驗的特點是:試卷大量采用客觀性試題,題型多樣,知識覆蓋面大,試題明確科學;測試的實施必須按明確規(guī)定的“測驗指導”去做;評分按嚴格的評分標準進行;對分數(shù)的解釋也必須一致,并報告其常模。這樣,其結果便可以與國內的同類測驗進行比較。
(三)調查法
調查法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進行學生成績評定收集資料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通過問卷、交談進行。問卷是通過預先設計好的調查題要求學生筆答以獲取有關評價資料的方法;交談是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需要、態(tài)度和課后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方法。
(四)自我評價法
顧名思義,自我評價法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它的主要方法有:運用標準答案,運用核對表,運用錄音機、錄像機等對自己做出評價。
試題推薦: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8套模擬題及答案 8套押題密卷及答案】
如何一次順利通過考試:2013年教師資格HD高清講師輔導課程,帶你輕松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