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途徑是指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我國德育的途徑主要有: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共青團活動、班主任工作,等等。
(一)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這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其中,政治課是向學生較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門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豐富的教育內容,只要充分發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就能在傳授和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受到科學精神和社會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當然,教學這個途徑也不是萬能的,只通過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進行德育,容易使學生脫離社會生活實際。
(二)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
這是生動活潑地向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它不受教學計劃的限制,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愿選擇參加,自主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制訂并執行一定的計劃與紀律,以調節自己的行為和處理人際關系。因此,通過這個途徑進行的德育,符合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特別有助于培養學生識別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愛、團結合作、遵守紀律與誠實守信等良好品德。
(三)勞動
這是學校進行德育,尤其是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勞動,學生容易產生對勞動、科學技術的興趣與愛好,激發出巨大的熱情與力量,經受思想與行為上的嚴峻磨練。在勞動中,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從而培養愛勞動、勤儉、樸實、艱苦、頑強等許多品德。
(四)共青團活動
共青團活動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榮譽感,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覺悟培養良好品德。
(五)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工作的教師。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德育工作,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學生,爭取社會有關方面和學生家長的配合,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特別要精心組織、培養健全的班集體,并通過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結合起來。
以上幾條德育途徑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功能,互相聯系,互相補充,構成了德育途徑的整體。學校應全面利用各種德育途徑的作用,使其科學地配合起來,以便發揮德育途徑最大的整體功能。
備考輔導: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