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德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
一、德育原則
(一)德育原則的概念
德育原則是根據德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則對制定德育大綱、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運用德育組織形式等具有指導作用。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學校德育原則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在系統總結社會主義德育實踐經驗基礎上,批判地繼承、吸收、借鑒歷史上德育原則的有益經驗,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德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系,揭示出德育過程的客觀規律,從而制訂出正確處理和解決德育過程中基本矛盾關系的實際工作要求。
(二)我國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導向性原則是德育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又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與識別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相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和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BR>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嚴寬適度;③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后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
5.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鬃釉缇吞岢隽恕耙暺渌?,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深入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備考輔導: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