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義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
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評價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2.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1) 教育目的的基本層次
(2) ①國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
③教師的教學目標
(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
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培養目標。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3)教師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關系是具體與抽象的關系,他們彼此相關,但相互不能取代。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會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養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理想
(3)我國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礎上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理論有以下幾點:
② 面發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發展,怎樣發展,發展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社會條件
③人的發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④現代大工業生產的高度發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⑤人類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
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4.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①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②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③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④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同類復習資料:2013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資料之各章考點
套題試題推薦:10套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