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1月22日印發《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要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
不少人對這一政策拍手稱快,為政府點贊。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集中治理對學前教育有什么影響?能為民帶來哪些實際性的好處?
一、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資源,孩子入學有更多可選擇性
毫無疑問,政府這一政策,是擴大“普惠性幼兒園”的重要舉措。何為”普惠性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現在是一個很熱的概念,還被選為2018年度民生專題十大流行語。通常認為,它至少包括三個類型的幼兒園:一是公辦幼兒園,二是集體或單位舉辦的公辦性質幼兒園,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民辦幼兒園。一般認為,普惠性幼兒園應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達到教育部門規定辦園基本標準,二是面向社會大眾招生,三是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
我國私立幼兒園多,公立幼兒園少,公立幼兒園是劃片招生。上公立幼兒園很難!堪比買彩票中了獎。隨著“普惠性幼兒園”資源的增多,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
二、為家長減少教育成本,減輕生活壓力
就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的現狀,私立幼兒園收費高,公立幼兒園收費低,公立幼兒園是劃片招生。上公立幼兒園很難!堪比買彩票中了獎。即便私立幼兒園收費高,但為了孩子,別無選擇,只能花更多的錢把孩子送去私立幼兒園。天價幼兒園,高昂的教育成本,讓很多家庭都不敢要二孩,隨著“普惠性幼兒園”資源的增多,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為千千萬萬的家庭減少教育成本,減輕生活壓力。
三、有利于兒童的健康發展
近些年來,時不時爆出幼兒園虐童事件、提供劣質過期食品給幼兒……著實讓人揪心,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治理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后,國家將嚴格控制辦學制度,保證教學質量和兒童生活安全、身心健康發展。
這一通知發布后,很多人把這一政策解讀為“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臺”,并非如此,只是政府集中治理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且此次對小區配套幼兒園的集中治理是針對小區配套幼兒園,并非所有幼兒園。這是一項惠民政策,是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的重要舉措。
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領取教師資格證備考新人大禮包!點擊注冊>> |
熱點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 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通知
政策解讀: “私立園退出歷史舞臺”論是對學前政策的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