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是,第一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因為這是促進發展的根本宗旨;第二教學內容方面是否達到科學合理的標準;第三教學策略與方法是否能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第四老師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學基本功。一堂好課的標準是學生學有所得。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過程與方法,在知識與能力方面有所得。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有以下幾點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是常態下的真實的課。一堂好課的基本表現是必須形成學生的興趣和持續學習的動力;兼顧有差異的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體現思維的深度、促使學生知行結合,有所收獲。
用建構主義觀點探討一堂好課的標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師生有效的互動性、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實踐性、學生真正的理解性、預備學習材料的良好組織性、學生學習的反思性。“好課”標準沒有定論,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重視平等、推崇創造、關注邊緣群體,實現和諧課堂,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是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二、現在常常提的“以學生為本”或“以學生為主體”,你怎樣理解?
學生是一個民族傳承的希望,是一個國家繼續生存、發展的靈魂所在。老師擔負著重大的使命,“以學生為本”或“以學生為主體”,確保了教學最終目的的實現。
“以學生為本”或“以學生為主體”,是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環境。追求學習結果轉向追求學習過程,真正把學生當成獲取知識發展自我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切實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主體觀。
考試必看:厲兵秣馬,全面備戰教師資格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