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復習:
1. (PPT示)認讀以下生字。
天 二 一 你 三 他 地 四 人 五 我 上 下
2.背誦《金木水火土》。
(二)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兩篇課文,已經會認讀了13個字寶寶了,還了解了“天、地、人”的關系知道了,在古人眼里,這世界宇宙萬物是由什么構成的。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識字課文,再認識一些字寶寶,了解一些新東西,好嗎?請看老師板書課文題目。
(三)板書課題,要求學生留心觀看。(板書:③ 口耳目)
(四)學習讀課題。
1.出示任務:這個課題由3個字寶寶組成,同學們看看這3個字寶寶,有哪個字寶寶你會讀,輕聲讀一讀。
個體嘗試讀。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
3.帶讀課題:③ 口耳目
4.齊讀課題,要求注意停頓。
(五)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讀課題,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讀課文繼續學習生字寶寶了。
二、集中識字,學習朗讀。
(一)嘗試讀文,學習生字。
1.看圖1說話。
(1)(PPT示課文沒有字的插圖1)出示任務:觀察圖畫,圖畫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說話,同桌互說互糾。
(2)反饋指導。
預設:(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說明。)
問題1:圖上畫了兩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
問題2:兩個小女孩在花叢旁賞花。一個小女孩指著花與另一個說話。小男孩走過來揮著手打招呼。
2.學習“口耳目手足”
(1)(PPT示課文有字的插圖1)出示任務:翻開課本第9頁,自己讀讀課文,除了剛才在題目中已經會讀的3個字寶寶外,看看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不會讀哪個字寶寶,在不會讀的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然后請教同桌。
個體嘗試讀文,同桌互教。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口、耳、目、手、足,并帶讀)
(3)出示任務:這5個字寶寶分別表示我們身體的某個部分,你能邊讀邊在圖畫上用鉛筆,把這個字表示的身體部分圈畫出來嗎?
以“口”為例,指名說,班級共同在PPT圈畫。
個體讀余下四個生字并圈畫,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指名在PPT上分別據字指出圈畫部位,相機了解面上情況和訂正。
(5)拓展識字,繼續了解詞義。
分別用“‘*’我們還會叫什么?”提問“口、耳、目、足”,指名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詞卡:
口——嘴巴 耳——耳朵 目——眼睛 足——腳
帶讀,齊讀。
3.看圖2說話讀文,學習“站、坐”。
導語:我們通過看圖和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了5個字寶寶,了解了它們表示的身體部位。接著,我們繼續看圖學習課文識字。
(1)(PPT是插圖2)出示任務:這是兩個我國戲劇中的形象,女的叫花旦,男的叫老生。請同學們觀察他們,想一想:他們分別在做什么動作?做得怎么樣?
個體觀察說話,同桌互說互糾。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花旦站著。老生坐著。
問題2:花旦站得直直的。老生坐得穩穩的。
(相機出示字卡:站、坐,并帶讀)
(3)學習俗語,了解意思。
①出示任務:“站得直直的”“坐得穩穩的”這些意思,課文是怎么告訴我們的呢?翻開課本第10頁,自己讀讀課文,除了剛才已經會讀的“站、坐”兩個字寶寶外,看看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不會讀哪個字寶寶,在不會讀的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然后請教同桌。
個體嘗試讀文,同桌互教。
②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
③自由練習讀準者兩句俗語,指名反饋訂正。
④提問:“站得直直的”課文是怎樣說的?(預設:站如松)知道“松”指的是什么嗎?(預設:松樹)
提問:“坐得穩穩的” 課文是怎樣說的?(預設:坐如鐘)知道“鐘”指的是什么嗎?(預設:銅鐘,PPT示并講解)
(齊讀第一句后)小結:這句話告訴我們,站立的時候要像松樹那樣挺立著,做的時候要像銅鐘坐在地上那樣穩穩的。
⑤出示任務:那么,第二句話又告訴我們做什么,要做得怎樣呢。讀一讀,聯系生活想一想,然后與同桌說一說。
個體讀文思考,同桌交流。
⑥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問題1:走路,睡覺。
問題2:走路要像風一樣,輕盈、有速度。睡覺要側臥身體像弓那樣彎著。
⑦小結:這兩句俗語告訴我們“站、坐、行、臥”應該怎樣做才有利于身體生長和健康,平時我們要做到并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
(二)會認字的音難字教學。
1.出示任務:剛才我們已經讀準了課文的7個生字寶寶,下面請你將課文讀給同桌聽,要把字的讀音讀準;同桌要留心聽,如果有哪個生字寶寶讀不準,你就在哪個生字寶寶下面畫個三角形,同桌讀完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
同桌互讀互糾。
2. 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幫助同學讀準的字。
預設:
音難字:翹舌音:耳、手、站;平舌音:足、坐
相機進行音難字教學。
3.用多種形式認讀7個會認讀的字。
(三)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
(1)我說號碼,你讀字。(將生字編上序號,老師說序號,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2)我舉字卡,你讀字。(老師舉起呈示字卡,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四)有節奏朗讀課文。
1.出示任務:請同學們一邊擊掌一邊朗讀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節奏地讀這首兒歌。
個體嘗試擊掌有節奏讀文。
2.反饋指導。
指名擊掌讀文,相機指導。
3.一齊擊掌有節奏朗讀課文。
三、聯系生活,按要求練習說話。
(一)出示任務:學習了課文,了解了課文里詞句的意思,你能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分別說說“口、耳、目、手、足”能做什么事呢?讀課文,想一想,說一說。
個體讀文思考說話,同桌交流。
(二)反饋指導。
預設舉例:
口:口能說話。口能唱歌。
耳:耳能聽話。耳能聽音樂。
目:目能看書。目能看電影。
手:手能翻書。手能打球。
足:足能走路。足能踢球。
四、認字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方法見上。)
五、寫字指導。
1.復習田字格,誦讀《田字格拍手歌》。
(1)導語:上一課,我們了解了能幫助我們把字寫好,寫漂亮的好幫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誰能說說田字格表示各個方位的名稱?
指名說,邊說邊用PPT示田字格各方位名稱。
(2)誦讀《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2.(PPT示寫字姿勢圖)說說并練習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3.以“三”字為例,指名說說“從上到下”的筆順要求。
4.指名說說“橫”和“豎”的書寫要求,并用手指在書桌上按要求書寫。
5. 認識筆畫“橫折”,指導寫“口”。
(1)認識筆畫“橫折”及書寫“橫折”。
①導語:(字卡示“口”,齊讀后)“口”字由三個筆畫構成的,其中有一個新的筆畫,這個筆畫叫做“橫折”。“橫折”怎么寫才能寫好呢?看老師寫。
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輕入筆,斜向右上,折時先往右下輕按成點,再往下運筆。
②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橫折”。
(2)指導書寫“口”。
①了解“口”字的筆畫和筆順。
(PPT示教科書“口”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看老師寫“口”字,看看寫“口”字由什么筆畫組成,筆順怎樣。
范寫“口”,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
然后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②出示任務:觀察“口”字各筆畫在田字格的起筆和收筆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③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口”字的豎在左上格右下方起筆,在左下格右上方收筆,稍往里斜;橫著貼著豎的頭起筆寫橫,稍斜,到右 上格的左下方轉折,折在右下格的左上方收筆,稍比豎短,稍往里寫;橫從豎里面起筆,托住橫折收筆,稍有點斜,與橫折的橫要平衡。
④學生先描后寫。(學生動筆寫字前,先提醒執筆和寫字姿勢,做好后才讓動筆寫。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⑤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6. 認識筆順“先外后里再封口”,指導寫“目、耳”。
(1)認識筆順“先外后里再封口”,了解“目、耳”的筆畫和筆順。
①學習筆順“先外后里再封口”。
(PPT示教科書“目、耳”田字格學寫部分,齊讀“目、耳”后)提問:請同學們嘗試數一數“目”和“耳”,分別有多少個筆畫,是什么筆畫?(預設:“目”,有五個筆畫,筆畫有:豎、橫折、橫。“耳”,有六個筆畫,筆畫有橫、豎)
②導語:“目、耳”這兩個字,都有兩個短橫要寫在里面,而且是由兩個以及以上的筆畫組成,所以寫的時候,同樣會有一個書寫筆畫順序的要求了。今天我們學 習的筆順是“先外后里再封口”,也就是說要先寫外面的筆畫,接著寫里面的筆畫,最后一筆封口。(學生跟老師讀一次“先外后里再封口”)。
③分別范寫“目、耳”,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然后學生分別邊說邊書空。
(2)指導書寫“目”。
①出示任務:觀察“目”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②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目”字豎要直,在左上格靠右中間起筆,左下格右上方收筆;橫折的橫在豎頭起筆,稍斜到右上格左方折, 橫在豎中線兩邊相等,折在右下格收筆,比豎稍長點點;中間兩短橫碰到折;封口的橫兩邊都要碰到。橫之間距離相等,斜度一致。
③學生先描后寫。
④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3)指導書寫“耳”。
①出示任務:觀察“耳”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②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耳”第一橫在左上格中部靠右起筆,在右上格中部靠左收筆,稍斜;兩豎從橫起筆,短豎過橫中線收筆,與 豎中線的距離比長豎稍寬;兩短橫書寫與“目相同”;封口長橫從左下格上方中間起筆,到右下格中間橫中線下收筆,橫斜度一致,距離相等。
③學生先描后寫。
④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7.認識筆畫“撇、彎鉤”,指導書寫“手”。
(1)學習及書寫“撇、彎鉤” 了解“手”的筆畫和筆順。
①導語:(字卡示“手”,齊讀后)“手”字除了有筆畫“橫”之外,還出現了兩個新筆畫,分別叫做“撇”和“彎鉤”。它們怎么寫才能寫好呢?看老師寫。
范寫“撇”,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先朝右下輕按成點,再由點朝左下方快速行筆,筆尖順勢離開紙面。
②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撇”。
③范寫“彎鉤”,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輕輕入筆,彎向右再彎回左邊,輕按成點,筆尖朝左上提起,形成鉤。
④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彎鉤”。
提問:請同學們嘗試數一數“手”有多少個筆畫,是什么筆畫?(預設:“手”,有四個筆畫,筆畫有:撇、橫、彎鉤。)
⑤(PPT示教科書“口”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看老師寫“手”字,看看寫“手”字由什么筆畫組成,筆順怎樣。
范寫“口”,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
然后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2)指導書寫“手”。
①(PPT示教科書“手”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上”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②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手”字的撇是橫撇,在右上格上部靠豎中線起筆,到左上格中部靠右收筆;兩橫一長一短,距離相等,長橫 在橫中線左下格中間起筆,在橫中線右上格中間收筆,長橫的中間在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彎鉤在橫撇中部、豎中線左邊起筆,彎過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在豎 中線下部中間起鉤。
③學生先描后寫。
④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六、總結:(總結本課知識能力點以及學生學習的課堂常規、守紀、讀書握筆等情況)
七、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向家長匯報朗讀課文。
(二)請家長用字卡考考自己對7個生字寶寶的認讀。
板書設計:
面試關注>>教師資格證面試內容及評分標準
面試輔導: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