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本P55頁圖3-29,第ⅥA族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沸點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符合前面所學規律,但H2O的沸點卻反常,這是什么原因呢?由此導入本節課《氫鍵的形成》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55頁內容,回答:因為氫鍵的原因,導致水的沸點反常。
教師提問:氫鍵是不是化學鍵呢?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學生回答:氫鍵是一種分子間作用力。
教師提問:氫鍵是如何形成的呢?給學生資料“氫鍵的成因”供學生參考討論。
學生回答:當氫原子與電負性大的原子X以共價鍵相結合時,由于H—X鍵具有強極性,這時H相對帶上較強的正電荷,而X相對帶上較強的負電荷。當氫原子以其唯一的一個電子與X成鍵后,就變成無內層電子、半徑極小的核。其正電場強度很大,以至當另一HX分子的X原子以其孤對電子向H靠近時,不但很少受到電子之間的排斥,反而互相吸引,抵達一定平衡距離即形成氫鍵。
教師提問:那么電負性大的原子X都有哪些呢?
學生通過課本尋找得到答案:N、O、F。
教師提問:總結起來,你們能不能總結出氫鍵的定義?
學生回答:半徑小、吸引電子能力強的原子與H核之間的很強的作用叫氫鍵。通常我們可以把氫鍵看做一種比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
教師提問:化學鍵都有各自的表示方法,那么氫鍵應該如何表示呢?再仔細看一下課本,我找學生來板演。
學生板演:X—H···Y
教師總結:這位同學寫的很對,你們是不是也寫對了呢?
教師追問:那么問題來了,“X—H···Y”中X和Y可以是一樣的嗎?
學生回答:可以,比如剛才說的水中,就是O—H···O。
教師總結:很好,“X—H···Y”中X和Y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不同。
教師提問:既然氫鍵是一種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那么氫鍵的存在對物質的性質會有哪些影響呢?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氫鍵的存在可以使物質的熔沸點升高,對物質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教師總結補充:在極性溶劑中,如果溶質分子和溶劑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就會促進分子間的結合,導致溶解度增大。例如:由于乙醇分子與水分子間能形成不同分子間的氫鍵,故乙醇與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