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小狗包弟》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巴金在談到自己的文學見解時說:“人為什么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巴金先生的一篇敘事散文《小狗包弟》,穿越歷史云煙,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了解那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解讀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感受巴老給我們帶來的勇氣和力量。(板書:小狗包弟)
(二)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課文,在每一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然后復述情節。
明確:引子(1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段):小狗的來歷
發展(3-5段):七年相處
結局(6-10段):包弟之死
尾聲(11-13段):我的懺悔
(三)深入研讀
1.朗讀第1段,思考:文章主要寫小狗包弟,為何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明確:第1段是文章的一個引子,為了引出下文中小狗包弟。
2.自由朗讀2-5段,思考:文章都從哪些方面描寫了小狗包弟,有什么作用?
明確:正面描寫,第2段寫“它有什么要求時就立起身子,把兩只前腳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第3段寫道“它會進來作幾個揖,討糖果吃,引起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段寫日本女作家兩年之后對小狗包弟念念不忘。
作用:小狗包弟越是聰明可愛,越是讓人想念。
3.生再讀3-5自然段,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是哪個,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對怎樣的感情?小組討論。
明確: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是“您的小狗怎樣?”第一次是日本女作家詢問作者小狗包弟時,這時小狗包弟還在,是真實的情況;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作者自己想象的,這時小狗包弟已經不在了。后兩次發問其實是作者自己內心的發問,表達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思念之情。
再次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重點讀劃線句子,讀出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思念之情。
(四)小結作業
1.總結:師生共同總結。
2.作業:預習文中6-13自然段,看看小狗包弟究竟是如何死去的。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包括如下幾點:
1.整體閱讀課文,理解文意,把握情節結構。
2.通過重點語句品味,感悟對小狗包弟的思念、遺憾之情。
下節課重點帶領學生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和勇于反省的崇高精神。
2.作者為什么要寫小狗包弟?
【參考答案】
巴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以小見大反襯文革的可怕,第一是從側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荒唐、人人自危、人人說謊成風的現實。通過一條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時期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第二是借包弟這只小狗的遭遇,表達自己對文革那段歲月的反思,對自己曾經違背良心的言行表示懺悔。實寫小狗,虛寫心靈之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