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青年初期心理自我開始發展和形成。
2.D【解析】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合和統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
3.C【解析】題干是對論文題的名詞解釋。
4.C【解析】ABD屬創設的范疇,因此選C。
5.C【解析】題干是對個別化教學的解釋。
6.C【解析】傾聽是專注而主動地獲取信息的過程。
7.B【解析】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利用諧音聯想法幫助記憶是其中一種。
8.C【解析】由道德的常識可知,C正確。
9.B【解析】韻律法:對一些純語言的材料,最明顯有效的記憶方法靠韻律去記憶內容,也稱口訣法。
10.A【解析】BCD屬于監視策略的內容。
11.D【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中的內部反饋是指個體通過自身的感覺獲取的反饋信息,其中尤以動覺反饋信息最有代表性。
12.B【解析】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
13.C【解析】該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家在對經驗類化說進行重新解釋的基礎上,通過大量實驗創立的。
14.C【解析】共同要素說認為兩種學習之間要產生遷移,客觀條件是學習對象之間必須有共同要素。
1 5.D【解析】這種道德情感屬于通過對某種道德形象或想像而發生的情感體驗,是想像的道德感。
16.A【解析】加涅按不同的學習結果將學習分為智慧技能等五類。
17.D【解析120世紀60年代初布魯納發起并領導了美國的課改,使美國的教育心理學逐漸重視教育過程和學生心理,重視教材、教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18.C【解析]20世紀60年代人本主義思潮興起,并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此時他們掀起了對傳統教育的挑戰。
19.C【解析】領會是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推斷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20.D【解析】題干是對填空題的名詞解釋。
二、填空題
21.群體動力;22.編制計劃,編制工作; 23.組織化觀摩,非組織化觀摩;24.廖世承; 25.社會性認知,社會性交往;26.活動方式,動作經驗; 27.學習需要,學習期待;28.遷移;29.主觀表征; 30.連續型,斷續型。
三、簡答題
31.小學兒童的社會性認知發展具有以下幾個趨勢:(1)從表面到內部,即從對外部特征、外部行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質特征的注意;(2)從簡單到復雜,從問題的某個方面到多方面、多維度地看待問題;(3)從呆板到靈活的思維;(4)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5)從彌散性的、間斷性的想法到系統的、有組織的綜合性的思想。
32.(1)人的學習除了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外,還要掌握人類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
(2)人的學習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生活實踐中,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通過語言的中介作用而進行的。
(3)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
33.(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
(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
(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
(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34.智力與創造性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其基本關系表現為: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
(3)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5.(1)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分為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2)根據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3)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四、論述題
36.【答案要點】
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代幣療法的實施步驟:第一,確定所要矯治的目標行為;第二,確定實質性強化措施的性質,如代幣的用途等;第三,讓求診者相信代幣的作用;第四,規定完成各項特定行為時給予代幣的量、實際強化物的價值以及如發生不良行為是否要扣回代幣等。
免費??迹?/STRONG>2014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免費???/FONT>,給你——最真實的考場感覺
10月最后“兩學”考試:2014福建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