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小學科學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新課教授
環節一: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上節課中我們認識了哪兩位科學歷史上的偉大的人物?他們分別提出了哪兩種學說?主要的不同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托勒密—地心說,哥白尼—日心說,地球是靜止還是運動。
【教師追問】當時人們相信地球在運動嗎?人們在地球上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當時科技又不夠發達,人們無法從太空中觀察地球。人們又是如何證明地球在自轉?——《證明地球在自轉》
環節二:新課講授
活動一:擺的特點
活動前:布置實驗。A.用鐵架臺(或自制木架)做支架,掛上一個擺。B.將鐵架臺和擺一起放到一個圓底盤上。先讓擺前后來回擺動起來,再緩慢而平穩地轉動圓底盤。
當圓底盤轉動后,擺擺動的方向變了嗎?是跟著圓盤一起轉動了還是基本不變?
活動中:小組實驗并記錄,填寫表格。
活動后:【學生匯報】擺具的擺動方向不變。
【教師總結】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法國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在家中研究擺的規律時偶然發現:將擺和它的支架放在一個圓形底盤上,將擺擺動起來并且慢慢地轉動圓底盤時,擺擺動的方向并沒有隨著圓盤的轉動而轉動,而是基本不變。
活動二:傅科擺
活動前:閱讀傅科擺相關史實資料,學生閱讀后分享;什么是傅科擺?它又是怎樣證明地球自轉的?
活動中:閱讀材料。
活動后:【學生匯報】理解傅科擺的原理。
【教師總結】展示北京天文館等傅科擺資料,理解傅科擺是一個可重復驗證的實驗。(“傅科擺”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為世界所公認。我國北京天文館的大廳里就有一個“傅科擺”,一個金屬球吊在高高的圓穹頂上,擺下面是一個有刻度的大圓盤。擺擺動時人們可以在刻度盤上讀取旋轉的度數。前去參觀的人們都喜歡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親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樣自轉的)。
環節三:鞏固提高
補充有關地球上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向的現象和人造衛星的觀測結果。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繼續尋找證明地球自轉的證據。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