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于老師決定在班上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特長展示活動,學生們陸續在報名表上寫上自己的“拿手好戲”:手工、書法、彈琴、乒乓球……于老師發現,除了小偉,其他學生都報了項目。
小偉剛從外地轉來,學習成績很差,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在班上也沒有什么朋友,于老師把小偉找來,鼓勵他報名參加特長展示活動,小偉卻自卑地說自己沒有什么特長。于老師啟發他說:“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來!”小偉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問:“老師,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會斷開,請問削梨算是特長嗎?”于老師當即拍板:“行!就這個了。”
展示活動當天,于老師鄭重的請小偉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偉拿出了一只黃澄澄的大鴨梨和一把小刀,兩手飛快地轉動,不一會兒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圓滑晶瑩,細長的果皮垂下來足有兩米長。同學們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從那以后,小偉開朗多了,學習更加用功了,學習成績有了較大提高。于老師還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擔任班上的衛生委員,他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
請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于老師的教育行為。
31.在師德報告會上,石老師這樣回顧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個學生生病了,把剛吃下去的午飯吐了一地,盡管味道刺鼻,但我問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嫌棄嗎?于是,我拿起工具,彎下腰去收拾干凈。
一個學生的數學作業改了好幾遍,還是做不對,盡管我很心煩,但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我也會很著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學會。
一個學生很調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要求完成作業,盡管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我要幫助他。于是我向家長了解情況,制定幫教計劃,號召其他同學也來幫助他。
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我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觀察他,找他談心,跟他講道理,直到他改正。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石老師的教育行為。
32.視頻“故宮”
觀看視頻“故宮”的片段,回答問題。
(1)故宮又稱紫禁城,“紫”和“禁”分別代表什么?“紫禁”體現了什么?
(2)談談你對紫禁城的建筑“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而又超越“居民房”的理解。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論說文。
一位母親非常重視兒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兒子要努力讀書,要有禮貌,要講信用,要忠于國家……而父親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來又常常看書。愛子心切的母親終于忍不住說:“你別只顧你的公事和看書,你也該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兒子啊!”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我時時刻刻都在教育兒子啊!”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立意自定,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